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2016-05-30 08:46彭迎春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分析教师

彭迎春

摘 要:教育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当今很多发达国家把教育和科学放在首位,把教育当成第一生产力,因此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指引者,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然而很多研究表明,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很大。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对日常教学工作不利,还会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也会给接受教育的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23-01

英语课程的特点使大学英语课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英语对我们国家的学生来说属于外语,学习英语时缺乏真正的语境,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于是对英语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英语教师不仅本身要有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然而在我国,高职教育要求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很大。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英语缺乏兴趣,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单调乏味,教学效果较低。这些都会导致英语教师的工作情绪波动,没有教学助长,缺乏工作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本人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教师职业倦怠

国内外学者在对职业倦怠进行诸多探索之后,把研究的焦点转向了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教师。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国外研究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马勒诗将教师的职业倦怠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雷特(leiter)和马勒诗从教师和工作关系的契合度提出了匹配——不匹配模型;国内研究者王芳、许燕发现我国描述的教师职业倦怠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一是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二是教师人际关系上的疏离感;三是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四是知识上的耗尽感。总而言之,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承受工作中的持续性疲劳和人际关系中的挫折感,导致在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调查与分析

为了达到尽可能高的可信度,随机抽取了本地10所大学的英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一共发放142份调查问卷,回收12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调查对象的基本组成情况如下:

从表1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大学英语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很高,占了93%。年轻老师居多,其中30-40岁的教师占了一半以上,也由于这个因素,绝大多数教师处于初级和中级职称水平。同样地,教龄在10年以下的居多,5-10年教龄的教师超过了一半。在学历方面,硕士生最多,比例是43%,同时有27%的教师正在攻读硕士。教师的收入通常和职称、教龄以及学历有着直接的关系,从之前的因素分析来看,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最大,在123名教师中有103人的月收入是3000-4000元。另外在所调查的教师中,已婚人士多于未婚人士。

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和总倦怠这几个方面来研究,总体情况如下:

如表2所示,大学英语教师在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和总倦怠方面的平均值、标准差、标准误通过加减两个标准差之后,得出高职基础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总倦怠分值较高,也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职业倦怠。在其三个因子中,情绪耗竭因子分值相对较高。通过对10所大学的基础英语教师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研究结果是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轻度水平,其中情绪耗竭因子的职业倦怠最明显。教师职业倦怠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产生的亚健康的生存或工作的状态,如不采取措施,从长远来看将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树巍.试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2.

[2]李颖.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隐性因素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3]张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与自我调适[J].教育与职业,2011,06.

[4]兰惠敏.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2,(5).

[5]金忠明.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2.

[6]R.Lance Hogan,Mark A.McKnight.Exploring bumout among university online instructors:An initial investigation[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7.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分析教师
最美教师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圆我教师梦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