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严三实”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2016-05-30 08:46张雪刚金明珠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指导意义三严三实

张雪刚 金明珠

摘 要: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了为政新要求“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简洁凝练,质朴深刻,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主体与责任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新的高度与角度为领导班子与党员干部树立了做人与当官的正确价值准则与方向引领,作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应当以“三严三实”为重要指导,为学校与师生建设一个政治清明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三严三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27-02

三严三实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延伸,在新时期,通过实践总结而得出的做人,做官与做事的内涵要求,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及责任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学习,把握内涵,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与发展学校事业的过程中,修身律己,为人忠诚,谨慎用权,奋力谋事,努力创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严以修身,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严以修身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1]在高校这样一个育人树德的环境下,党员干部的修身表率至关重要,否则影响的不只是下属与同事,更会给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大学生造成恶劣影响,因此高校的防腐反腐必须从党员干部的自我修身上下狠功夫,坚决不用作风败坏的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的教育与奖惩上有制度,有章法;高校的师生群体规模大,要发挥好师生的监督举报作用,让党员干部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人不仅从内在的激励更从外在的警示来加强自我修养,树立崇高的道德与事业理想,一心一意为师生服务;高校是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便于开展理论研讨,因此高校要努力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以指导实践。

二、严以用权,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严以用权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2]高校的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全校师生赋予的,权力必须为师生谋福利,谋发展所用。近年来高校的科研基金,基础建设以及人才招聘等环节出现漏洞,使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党员干部与教师陷入腐败,使得校园的清正环境受到污染,因此高校及其内部各学院党委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注重反腐防腐制度建设,结合高等教育发展与管理特色,健全各项日常管理制度,拓宽师生监督渠道,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的监督责任,全责分明,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谁出现了问题都要问责,尤其是既做教师又做行政领导的人,必须实现权力使用透明化,发扬民主,公开决策流程,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提供春风化雨的教育环境。

三、严以律己,高校要建设党员干部学习与考核机制,保证党员干部克己奉公

严以律己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3]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遵循的价值观,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时刻用法纪规定与道德要求约束自己,在高校,很多党员干部都是教师出身,在做教师时能为人师表,可当了干部后就忘本忘形,出现严重的作风问题,脱离群众,这是源于对党纪国法的蔑视,对师生的不敬不畏,因此要使高校党员干部保持师德师风,就要发挥高校特色与作用,大力打造学习平台,使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心存敬畏,保持对师生,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担当,因此高校健全管理与教育机制,开展二级单位党委定期向校党委汇报,校党委向上级汇报的制度,在自查中保持自律;校党委书记经常给上上党课,校纪委经常开展警示教育,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从程序与制度上规范权力、约束权力,在任何情况下坚持做到不越界,不越轨。[4](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读本77页)

四、谋事要实,高校要从实际出发,谋划教育事业发展

谋事要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5]随着国家各项事业深化改革,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深化改革新阶段,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政策,这就需要各级干部力戒浮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并用到实处,不搞“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在做决策时充分尊重师生意见,深入师生内部调研,不搞“一言堂”,密切联系师生群众,多为师生做实事,急师生所急,在实践过程中能扎扎实实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发展成果惠及师生;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条件,各个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工作,不能照搬别人经验,不图做虚功,不搞一刀切,努力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共同完成目标,成为一个能做实事,勤做实事的干部,清廉为民,踏实办事,使党风廉政建设不仅仅是停止在改进作风上,而是落实到实处,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事业的发展,这才是根本目的。

五、创业要实,高校领导班子要敢于担当,为师生谋福利

创业要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6]“创业要实”的总要求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新的突破点,不仅在改进作风与抵制腐败上要努力有所作为,在促进教育事业,学校学院事业发展上党员干部更要尽心尽力,真抓实干,党的发展证明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谋发展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戴,高校的党员干部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基层经验较少,在学校发展事业更需要有实干精神,不能纸上谈兵,在遇到问题时要向很多企业家学习,虽然白手起家,但遇到困难时依然勇往直前,把教育当做一番事业来做。高校的党员干部要努力使自己为师生,为教育事业不遗余力,殚精竭虑,争取师生的信任与拥戴,也只有做出业绩了,才能在荣誉感与责任感中自觉改进作风与抵制腐败思想,因此高校需把创业作为防腐败的有效武器,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鼓励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创新创优,让党员干部不想腐败,没时间腐败。

六、做人要实,高校领导干部要心系师生,对师生忠诚老实

做人要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对党,的认识,加强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二是强化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力量,配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管理师资队伍;三是创新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努力拓展教育管理的领域、对象、内容、手段、功能,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四是进一步完善关于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

3.借鉴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一是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党员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二是在校期间,积极营造职业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上岗前对将来的职业环境有所了解;三是搭建校企深度融合交流平台,保障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校企深度融合工作有效衔接。

四、结论

在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不断升华,才能真正落实好这项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实效。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吴加恩.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陈寿兰.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建设[J].文教资料,2014,(32).

[3]张元元.基于“校企共培”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订单班”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4]刘旭.工学结合模式下,实习期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4,(06).

猜你喜欢
指导意义三严三实
弘扬礼仪文化与践行“三严三实”
践行“三严三实” 做师生满意的党员干部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新疆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
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
用法制化带动和促进正规化——论邓小平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