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射进学生的心田

2016-05-30 09:18祝李杨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李某辅导员家长

祝李杨

一、案例简介

李某是我校2013级艺术纺织专业的一位男生,系家中独苗,父母在外打工,由奶奶抚养带大。生来口吃,性格孤僻。新生军训第一天,就与教官“顶牛”,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人沟通,选专业时,老师问他半小时出才挤一句“我,我…选软装”。课堂上沉默寡言,听不懂也从不与老师交流。寝室里室友反映他不好结交、没有朋友,有人欺负他、捉弄他,他也只是歇斯底里吼两声,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案例分析处理

叶圣陶曾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为了让阳光射进这名问题学生的心田,我于2013年10月接手服装系辅导员工作后,采取调查师生、注重观察、交心谈心、联系家长等方式,掌握了李某鲜活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归纳整理,透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亲情缺失。从小到大与奶奶相依为命,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封闭自己。二是环境变化。由于自己从小生活圈子比较窄,加上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三是理想迷茫。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不愿主动学习,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针对李某的倾向性问题,我坚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交心谈心,相机诱导。我有目的地参加他们班的班级活动,与他拉近距离,加强交流和沟通,随后通过与他寝室同学、班级干部、党员谈话,了解到他的学习生活情况。经常等他下课后叫他来办公室聊天,与他真诚地交朋友,起初因他说话乡音太重听不太懂,我们便采用写字的方式,发现他除了字写得不够好,就连一些常规性的字都不知道怎么写或写错,我就询问李某,愿意跟老师一起学习不?只见他使劲的点头却不搭话,那一刻,我感觉特别激动。每天晚上7点,他如约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进行一个小时的读写训练,结束后他总会高兴的说 “老师,谢谢您”。那一刻,我真正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二)联络家长,家校共育。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家长取得联系后,我了解到他的生理缺陷、生活习惯、心理阴影及对亲情的渴求。对此,我开始搭建特别学生与特殊家长沟通的桥梁,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多措并举,推进家校共育。一是电话沟通。每周我会定时给李某的父母电话沟通,汇报李某本周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二是短信互动。我还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发一条短信,每周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沟通交流,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三是方法指导。传授一些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引导家长多关心孩子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寒暑假期间多带孩子出去游玩,开阔视野,提高他们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整体联动,合力帮教。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后,我主动发挥科任老师、班干部和班上同学的力量,组成帮教大军,形成发展新合力。一是发动同学关爱。专门组织召开李某所在寝室同学及学生干部会,说明李某的特殊情况,希望他们主动关心和帮助李某。二是提醒老师关怀。通过与科任老师反复研究对策,对他进行单独辅导,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对其教育,先松后严,循序渐进,按正常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他,让他从内心深处领悟教师的关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问题学生李某变化很大,教育效果显著。一是性格变得开朗,学业有所进步。见到老师和同学面带微笑、主动打招呼、学说普通话,成绩明显提高,并且漂亮完成了世界大学城学生空间。二是活动较前积极,由被动变主动。过去,他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今,他担任校运动会啦啦队和表演队的穿衣助理,坚持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参加学院每日一刻的签到活动,基本上每次都能看到他的名字,他也为此感到自豪。三是常怀感恩之心,一扫心理阴霾。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李某对老师和同学充满感激,自信心不断增强,不仅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还能大声说出心里话。

三、思考与建议

《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纵观问题学生蜕化个案,我深刻到高校辅导员对问题学生不仅学会尊重、善于沟通、注重关爱,更应该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窥一斑以见全豹”,结合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要促其转化,并以此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我认为有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育人为本,打开学生思想教育新局面。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校辅导员要注重抢占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根据时代的要求,确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大力实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责任到岗、管理到位。尤其是对待问题学生,要多教育、少教训,多关心、少推诿,多鼓励、少惩处,要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强化工作责任,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真正把问题学生也能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人才。

(二)因材施教,把握后进学生转化新方法。习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高校辅导员要取法乎上、见贤思齐,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要“五心”: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有慈母般的爱心、有玉汝于成的信心和决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采取平等的沟通方式,及时搞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整合学生干部和科任教师的力量,协力推进问题学生的转化。

(三)自治自理,探索高校学生管理新途径。推进大学生自治自理是高校辅导员的重大课题。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采取“结对帮助”的办法,提高对问题学生的帮教效果。要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才艺展示平台,培养问题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鼓励问题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心理需要。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真正让高校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伊甸园、化蛹成蝶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李某辅导员家长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我心中的好家长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家长请吃药Ⅱ
杀鸡焉用牛刀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