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生命道德观教育

2016-05-30 09:18胡义详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道德观生命大学生

胡义详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和犯罪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生命道德观的内涵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道德观现状入手,寻找其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实施大学生生命道德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道德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46-02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年风华正茂,一方面处在求知与进步之中;另一方面,又处于竞争与压力之下。这个时候,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将对他们之后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或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引起了社会、高校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关注,从而使得对大学生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一、生命道德观和生命道德观教育

(一)生命道德观的含义

生命道德观指的是人们对生命问题形成的基本认识、看法与态度,即对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乃至万物生命的认知。同时,生命道德观也是指引人们处理相关生命的问题时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1]。

(二)大学生生命道德观教育的内容

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是生命道德观教育的重要目的,通过教育让大学生理解和创造生命的价值,每一个人都热爱和发展自己独特的生命,并将其融入社会发展当中,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命观。大学生生命道德观教育主要有以下内容:

1.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

培养正确的生命意识,是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开始。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科学向上积极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对生命产生热爱、珍惜、尊重以及敬畏的积极认知。

2.大学生生命挫折教育

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辩证认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挫折教育使他们明白,生命的道路里程只有在平坦与坎坷并存中才能精彩与丰富。

3.大学生生命责任教育

个人生命属于自我,也属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奉献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承担和履行责任的过程,就是探索生命价值的过程。

4.大学生生命死亡教育

生命死亡教育是生命道德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死亡的正确认识能使大学生更好地珍惜和热爱生命。处于人生黄金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对死亡认识的还不够,因而死亡教育也应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内容[2]。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观存在的问题

(一)生命意识淡薄,漠视自身和他人生命

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道德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他们对生命意识的淡薄。一些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让人痛心而又惋惜。同样,大学生杀害他人的新闻也是经常耳闻,让人痛恨和惋惜。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动辄选择自杀;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伤人杀人,这是人生最低级的错误,可是我们的高材生却领悟不到,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生命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更没有意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生命重放光彩。

(二)大学生犯罪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生犯罪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一个话题。甚至被赋予一个新的名词:“高学历犯罪”。可以说,这是我们社会的一大悲哀,一些大学生刚踏出校门甚至在学校就已经走上了犯罪道路,盗窃、网络诈骗、非法传销等。拥有大好的年华,却过早的挥霍掉了,不得不说是对生命的糟蹋。生命本来是用来创造价值和享受美好的,而很多大学生却过早的将有限的生命时光置于高墙大院之内。

(三)对生命意义缺乏正确认知

除了自杀和犯罪,还存在另外一种扭曲的生命观。这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普遍,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斗志昂扬、积极进取,可是当踏进象牙塔之后,仿佛成了脱缰的野马,整日与游戏为伴,与玩乐为伍,蹉跎时光、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等,成了很多在校大学生的标签。这些负面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认知,把人生看成是及时行乐[3]。

三、大学生生命道德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因素

1.学校重视大学生生命道德观教育的程度还不够

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曾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学校是系统地教育学生的场所,担负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生命观的重要责任。但目前学校教育大多以重视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为主,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还不够,特别是缺乏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而且当前教育对成才就业等的过多关注,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精神压力,使得其生活在紧张忧虑中,无暇思考与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懂得珍惜自己及他人生命,也很难体会生命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2.师生对生命道德观教育的参与热情不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往往很忌讳谈论死亡,一谈及死亡的话题便认为是不吉利的,谈虎色变。学校的教材里很少有对死亡的描述,更无从谈起生命死亡教育;在课堂上,教师也回避引导学生谈论死亡话题。死亡是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回避死亡教育,最终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生命道德观的错误认知。

(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

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生命道德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们,正赶上中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竞争压力等因素,让很多大学生不堪重负,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的扩散,悲观厌世气息的弥漫,一些大学生开始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

(三)大学生个人因素

大学阶段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从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大学生正处于快速成熟而尚未真正成熟之阶段,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一些大学生对困难、挫折和人际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往往只看到事情消极方面而忽略了其积极的方面,心理承受力较差,受到刺激时容易想不开,继而产生了轻生或犯罪的念头。

四、有效实施生命道德观教育的对策

(一)实现“心理课”与“思政课”的结合,激发大学生的生命价值

当前,高校实施大学生生命道德观教育主要通过两个平台:“心理课”和“思政课”。从课程目标来看,心理课程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而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类课程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生命价值。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前两类课程仍然是各自为战,并未实现紧密的结合。“心理课”往往只是讲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思政课”讲授的则是思想、政治、法律等内容。从大学生犯罪的一些个案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犯罪,如复旦大学博士投毒杀害了自己的室友,除自身人格方面的障碍外,最主要的没有看到自身和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有必要实现“心理课”与“思政课”的结合,高校教师在“心理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思政课”也要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问题。

(二)加强美育,以美育促进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提高大学生的生命道德认知,我们还需要从美育的角度来寻求对策。

1.弘扬美的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生活中一些人积极乐观,充满激情,而另外一些人总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要成为审美的人,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高校德育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欣赏自己、赞美他人[4]。

2.营造美的环境,使学生接受有益文化的熏陶

环境可以塑造人,可以影响人。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各高校也要充分利用自身一切资源,营造一种具有时代气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观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和社会教育,离不开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在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他们生命的活力,促进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1.每年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登山等,使在校大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困难,从而培养他们坚毅不拔的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最终达到生命观教育的目的。

2.邀请“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的经历,因为那些经历过死亡的人,会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知道如何去爱惜自己。

3.带领学生旁听法庭审判,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亲眼见识犯人犯错之后失去自由的下场,从而懂得如何去创造生命价值,避免误入歧途。

4.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公园开展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宣传活动,在教育他人的同时自身也能够得到教育。

5.举办校际交谊舞比赛,通过交谊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也可以更好地宣泄压力,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9).

[2]章文丽.实施生命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J].史教资料,2005,22(4).

[3]汪刚.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5(2).

[4]方芳.美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道德观生命大学生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