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计划”自由与合作原则的教育意义

2016-05-30 10:40滕霏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道尔顿教育工作者社会化

滕霏

一、引言

自由与合作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教育原则,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现代教育推崇自由民主,自由原则应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已存在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合作原则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社会化。

自由原则并非是放纵或是无法无天,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前提下的自由原则。这种自由,是学校给予学生在其兴趣和计划内安排学习任务的自由。“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行动,按照别人的时间安排行动就是束缚”,这充分展示了道尔顿制对学生的尊重,它提倡和尊崇人的个性发展,认为“随己之所欲”是自由,“随人之所欲”便是不自由。在当今社会化的背景下,这种自由的原则是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

合作是道尔顿制的第二个原则。道尔顿计划的合作是“一种群体生活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指学生在群体中受到作用,也指学生对群体产生作用。这种合作,要求学生角色的转型,即让学生能在合作中增强责任感,培养团体利益的意识;它也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型,即让教师能够在合作原则下密切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关系与感情。合作原则也从侧面体现了对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这种原则比较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二、道尔顿制原则的教育应用

道尔顿教育计划的自由与合作原则,其实都指向了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这两大原则一定程度上与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理念吻合,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更大范围内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学习。

(一)自由原则的教育应用

自由的本质是不受束缚。道尔顿制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本能地寻找和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这种自由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现阶段的“走班制”是比较典型的在自由原则指导下的教育模式。

以中学走班制为例。北京市十一学校已经开始施行这种教学模式,它很好的贯彻了自由原则,也就是让每个学生按照适合他自己水平、潜能、个性的发展路线去安排学习计划,没有受到别人的束缚,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任务安排。相对于很多学校执行的那种比较死板的班级授课制,走班制更有效地促进和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走班制虽然有着自由原则的影子,但毕竟不属于道尔顿实验室的个别教学模式,也并非把作业看做是合同契约。因此,走班制只是部分符合自由原则中关于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计划,自己支配学习时间或是学习进度。

走班制是一种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个性化改进,走班制受益于自由原则积极方面的指导。但从对比中不难发现,道尔顿制的自由原则暴露了其明显的缺陷:导致一些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性的知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自由学习会导致他们在知识领域和能力掌握上的参差不齐,这对教师的集中授课造成不小的挑战。同时,自由原则夸大了学生的自觉性,从而导致自由的滥用。我们绝非想看到因自由原则而导致的教育质量下降的情况。

(二)合作原则的教育应用

合作原则的表现是学生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处于一定的社会范围,在社会规则的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只有当这种社会活动的主要动机和内容是关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时,合作原则在教育中才对学生有着指导意义。现阶段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比较典型的在合作原则指导下的教育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学科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与社会进行一种有效的联系,简言之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道尔顿教育计划的合作原则要求学生需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有一种大的社会观。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明白社会的合作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的把自由原则与合作原则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其中逐渐认识到自由并非他们以为的那种为所欲为,而是每个人需要服从群体的、社会的规则秩序,每个人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理解社会自由的运转机制,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

虽然道尔顿制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这种合作精神会不会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群体内部倘若出现低效率的合作现象或是个别成员的偷工减料,这种合作会不会导致学生对社会经验的歪曲认知?这也是道尔顿制的合作原则暴露的缺陷。如果合作原则没有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必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在国内的教育现实中就会出现一些在群体内部使手腕儿、争权夺利的个体,这绝非像帕克赫斯特所说的“道尔顿计划的经验表明,它对学生既有道德上的益处,也有智力上的益处”。

三、结语

个人认为,道尔顿制的自由与合作原则都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而提出的,这种原则有益于学生社会性的养成,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有着较为创新的指导意义,可以在经济条件成熟且适应的地区进行分步骤、有计划的实施。

对于自由原则导致的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性的知识,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和探究来弥补这一缺陷。同时,从自由原则与走班制的论述来看,道尔顿制有着夸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嫌疑。再次,合作原则的局限体现在个别成员的功力主义,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总的来说,教育要更好地尊重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化,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必须长期树立的目标。当时代处于一种对课程考虑过多而对学生考虑过少的情况下,学生本身就需要更自由与合作的引导,这就需要师生的共同转型。虽然道尔顿制有其局限性,但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应大胆将其合理成分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育的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美)海伦·帕克赫斯特著;陈金芳,赵钰琳译.道尔顿教育计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晓华,叶富贵主编.中外教育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7

[3]郑国民.道尔顿制教育在中国实验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48-55.

[4]周亮.道尔顿制新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道尔顿教育工作者社会化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就爱恶作剧
——道尔顿的童年故事
幸运的卢克之道尔顿叔叔[2]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从气象爱好者到科学原子论之父--读道尔顿《化学哲学新体系》有感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