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在语言类教学中的研究

2016-05-30 10:40雷希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策略

雷希

摘 要:长久以来,语言迁徙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但是随着语言迁移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其应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特别是其在语言类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有效衔接,大大提升学生语言类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对于语言迁移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入手,就其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策略

中图分类号:H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83-01

语言迁移实际上就是指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建构的一种影响关系,其广泛存在于各类学习中,尤其是在语言类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但是语言迁移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不一定均可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是负迁移的话则会限制语言的学习,这主要是由于两种语言间的词义、语音以及文化习惯等之间的差异所造成。因此,搞清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分析

通常而言,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众多,既有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内因,也有来自外部的原因。其中的内因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个体因素,其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认知基础、动机、交际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内容。而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性别、学习教材、授课教师、民族、文化差异以及课堂、家庭与学校环境等内容。下面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来就其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语言因素

理论上来讲,影响语言迁移效果的语言因素主要是指语言水平。所谓的语言水平实际上主要包括学习人员的母语和目标语的水平,其均会影响语言迁移的效果。针对母语水平而言,如果母语水平越高,那么语言的正迁移效果就越高。这主要是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势必会在其掌握母语之后,那么已经掌握的母语势必会影响目标语的学习。比如,目标语言的发音大都会按照已经习得的母语来进行发音,所以相应的语言发音迁移会影响目标语的语言。

(二)非语言因素

非语言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年龄、个性、学习动机、语言距离、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社会背景等因素,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1)学习者年龄因素。由于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他们所受母语的影响也就越大,进而会影响母语向目标语学习方向的迁移效果。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少年以及成年人的语言习得效果要高于儿童,尤其是在语法学习方面。

(2)学习者个性因素。学习者的个性在语言习得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如果学习人员不熟悉目标语的结构,那么个性比较胆怯的学习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感,进而会影响母语的迁移效果。因此,学习人员对于目标语的认同程度越高,那么相应的迁移效果也就越高。

(3)学习动机因素。学习动机是指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动力因素,也是激励学习人员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习人员朝着某个学习目标而持续努力的学习欲望,其可以促使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目标语。

(4)语言距离因素。所谓的语言距离实际上就是指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联系程度,同时也指学习者的心理人员的心理语言距离。如果二者之间的距离比较小,那么可以更好地促进母语向目标语的正迁移,增强学习效果,反之则会增加学习者学习的难度,降低他们的学习效果。

(5)学习策略因素。学习策略是指学习人员为了实现某种学习效果而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比如补偿策略、记忆策略、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等。通常而言,适当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语言技能,促进母语向目标语的正迁移,增强语言学习效率和质量。

(6)社会背景因素。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语言学习者的社会背景也会影响语言迁移的效果。具体的社会背景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社会特权和文化等。其中的教育培训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正向迁移。如果教师可以对比分析母语与目标语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语言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问题的发生;社会特权主要是指学习者自身对于目标语学习地位与母语地位之间的高低,比如他们如果认为目标语比母语的重要性高,那么就会在心理层次上拒绝目标语的发音和表达方式,进而影响目标语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语言迁移质量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语音模仿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语言模仿学习,尽量让多接触一些比较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学习者可以模仿跟读目标语国家所出版的各种音乐作品和电影作品等教材。通过模仿练习,学习者可以更加合理地掌握目标语的发音节奏、弱读、句子重音等技巧。通过使学习者反复模仿和跟读目标语,则可以使学习者逐步养成对目标语语调和语流的敏感度,同时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目标语的重读和弱读规律,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加大语言输入量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者只有具备大量的语言输入才可能有更加高效的输出,所以学习者通过长时间浸泡在目标语的环境里可以使其逐步对目标语产生语感。如果学习者仅仅依靠目标语教材来进行学习,那么相应的语言输入量也自然非常匮乏。因此,学习者可以在平时多观看一些目标语的阅读报刊、电影或者广播电视节目,不断丰富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知识,以便增加学习者目标语的知识输出。

(三)积极参加语言交际活动

除了按照目标语教材进行学习外,学习者还要尽量多参加一些语言交际活动,使学习者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去大胆地用目标语去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他们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运动能力。比如演讲比赛、故事大赛、角色扮演、话剧以及诗歌朗诵等均是良好的语言训练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习着会逐步掌握正确的目标语发音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语言迁移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确保学习者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完善学习者的语言结构,提升他们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重点就影响语言迁移效果的因素及其在语言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利用语言迁移来指导语言类教学的开展。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阳.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1(2):300-301.

[2]李海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综述[J].教育,2015,15(12):68-69.

[3]李小龙.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9):65-67.

[4]唐立波.语言迁移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5,17(5):16-18.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