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真可贵,生成价更高

2016-05-30 11:15陈利清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预设新课改

陈利清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成功的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体。通过精心预设好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教学问题和教学策略,就可以在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导出规律,掌握成因,并应用于生活实际,最终体验地理学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和价值。

关键词:新课改;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98-01

一、因地制宜,预设课堂情境,引导生成

区域地理一般采用教学案例进行探究,教学案例是实现教学目的载体,案例本身不是重点,重点是案例所诠释的原理。人教版地理教材《地理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中选择的三个例子都离开学生较远,而实践证明,当教学内容来自现实生活,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时,课堂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本课选择江苏太仓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太仓同学来说产业转移现象就发生在身边,产业转移对太仓的影响就在身边,从这些学生身边的事实开始,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本节课预设了两大探究主题:一是从耐克公司在太仓的转移过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二是从太仓的巨变看产业转移对太仓带来的主要影响。两大探究主题既和学生身边的生活紧密相连,也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紧密相关,学生学习兴趣浓,探索的欲望强,生成知识快。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预设可以将教材中抽象、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地理问题情境,使地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达到生活材料地理化,地理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地理。

二、因课制宜,预设明暗两线,点拨生成

选择耐克公司作为探究的主要对象,一是因为耐克公司成立初期的日本,到70年代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再到90年代的中国内地,进入21世纪后,印度尼西亚、越南愈发成为耐克生产环节的重要基地。未来其向低成本地区进行生产转移的动作将更为频繁;二是耐克公司在1996年成立耐克(苏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太仓工厂随之成立,成为耐克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的唯一一家全资鞋类生产工厂。耐克公司在太仓投资近1亿美元建立其在亚洲最大的物流中心。因此,耐克公司在我国的三次典型的产业转移都在太仓呈现。所以在本节课的备课过程中,笔者设计了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先探究耐克公司在太仓的发展过程,即耐克公司为什么来?为什么走?为什么来到太仓?为什么恋恋不舍?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搭建学习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的支架,为学生探究提供线索;然后探究产业转移对太仓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预设为什么要从“筑巢引雀”到“腾笼换鸟”?我们应该从“微笑曲线”学什么?产业转移给太仓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作为太仓未来的劳动力,你如何应对?四个问题帮助学生理顺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整体构建出知识框架。暗线是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规律、理解产业升级的过程、理解劳动力人口红利生消过程及影响,从而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升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通过预设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的问题,同学们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思维活跃,既理解了书本知识、理解了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各大因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学到了如何透过生活现象分析出本质所在,培养了能力。在交流分析的过程中思路清晰,答案呈现完整,表达流畅。

三、因人制宜,预设发展后延,创造生成

本堂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二地理选修班的学生,通过课前了解,知道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分组研究讨论的方法,学习能力比较突出,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有别与必修班的教学是提升的关键。本节课采用的是问题情教学,问题的设置成了本节课教学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本节课在探究每一个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的最后都预设了“我们这样应对的?”的开放性问题。在探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题预设了“为什么要从太仓制造走向太仓创造?”、“你怎么看劳动力发展前景?你如何应对?”等实践性问题。通过这些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多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知与情感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地理选修班的学生内心情感丰富,具有迫切的被关注、被认同、被理解的需要。因此,本课在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时,适当增加情感投入,利用情感投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是利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rezi制作的课件,既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又具有丰富的细节表现能力,支持多种媒体的播放,特别是视频资料。本课课前笔者和几个身穿耐克产品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耐克文化交流,然后在课上利用耐克篮球文化宣传的精髓“做自己”来导入,激发学生围绕目标奋斗不止的激情,起到了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沟通作用。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多处请学生观看并分析视频信息讨论分析太仓的基本概况、发展历程、规划前景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知家乡的美,家乡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准备投身家乡建设的情感。

预设是生成的起点,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找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点就能让预设与生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和谐共生,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对平衡力已经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关注生成,但绝非摈弃预设;我们精心预设,但绝非一劳永逸,而是两者并重,只有让预设与生成相伴相生,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预设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