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2016-05-30 20:16马晓梅
甘肃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新课改英语教学

马晓梅

【关键词】 新课改;英语教学;培养兴趣;技能;游戏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81—01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感染和熏陶。在笔者看来,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改革。它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提倡建设性学习,交流合作、自主创新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而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他们作为英语初学者,是怀着对好奇与兴奋的心情投入到未知语言的学习中来的。他们对学习过程或学习活动本身最感兴趣。在日常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课堂中过于强调虚假情景的创设

在小学英语课上过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基本能利用学生原始的自然兴趣,像学生的大朋友一样,抓住时机,创设情景,使学生看得见景,听得见音,并亲自参与表演和交际,使语言在交际中习得,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但是这种原始的自然兴趣是很容易被消磨掉的。很多教师抱着在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学习英语的期望,其实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教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练习面面俱到,加上课文朗诵,情景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

二、应试教育与培养学生兴趣的矛盾

考试的指挥棒何时不放下,教师的心就会始终紧绷着。考试成绩始终是所有教师心中无法言喻的痛,领导会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家长也要看到试卷上学生得了多少分,而这些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便是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围绕考试题型讲课。遇到勤奋好学的学生还好,那些接受能力本来就差,连汉语都学着吃力的就可想而知了。农村小学生信息闭塞,不善言辞,口语能力差。就连平时读单词、读句子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口头表达了。因此,差生影响了整体的分数,成了老师心里的结。而这一切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是显而易见,更无兴趣可言。

三、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即使不经过特殊的学习照样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英语不同于汉语,“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传统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成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目前在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

四、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游戏

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学生的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地创造模仿的机会,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

以上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反思。笔者坚信:无本之木,只能昙花一现,无源之水,只能激荡须臾。笔者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省自己,总结经验,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完美!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新课改英语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