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合作时机焕发课堂活力

2016-05-30 09:58李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成员评价课堂

李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般并不单独使用. 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之中,它的使用常常要与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或概括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进行. 因此,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是一个十分有讲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选择恰当的时机,精心策划、明确任务、抓住时机、及时评价激励使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 课堂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精心策划 准备合作

学生的学习往往受问题驱动,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目标, 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时,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 精心选择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国外已有的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对许多教学任务都非常适用. 当学习目标非常重要时,学习任务复杂或抽象时,问题有待解决时,要想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时,期望学生有高质量的学习成绩时,需要高水平的推理策略和批判性思维时,希望学生能牢记所学知识时,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成为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时,都应该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适合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适宜于绝大多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任务. 例如:有些问题对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成,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在合作中大家共同分析问题,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样相对于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变得容易且深刻. 例如在学完菱形后的一节习题课上,我出示了一道习题:已知:在△ABC中,∠1 = ∠2 = ∠3 = ∠4,你能否判断出四边形AFDE是什么形?我让一个数学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来板演解答过程. 他写的过程如下:

因为∠1 = ∠2 = ∠3 = ∠4,所以AF = FD = DE = AE,所以四边形AFDE是菱形. 他写好后我没有直接讲评,而是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来评判他的解题过程.

(2)明确任务 运用合作

合作学习的小组形式、集体目标和团体评价,这些特征都意味着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加关注学生. 然而,合作学习必须要以独立学习为基础,不讲究个体责任的合作学习必将导致责任扩散,合作小组成为“避风港”. 为了提高个体责任的考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1)明确角色分工. 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具体的角色,可以使责任具体化,教师可根据各成员的不同特长分别承担以下的角色:组长、发言人、记录员、观察员等. (2)随机提问. 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可随机点名提问,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自觉参与学习. (3)分解学习任务. 每个小组成员占有学习材料的一部分,在小组成员分工的基础上,最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责任到人. (4)个别测试. 小组学习之后,再进行独立完成的测验,是了解个人学习情况最直接的有效的方式.

(3)捕捉时机 调控合作

教师在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之初通常是很忙的.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观察学生如何活动上,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由此可以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进步,是否能恰当地运用人际交往和小组活动的技能. 根据这些观察,教师便可有的放矢地介入学生的合作活动中,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技能. 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一个小组的四名同学在讲台上汇报合作成果. 甲同学口述操作步骤,乙、丙同学依次演示三种位置关系,丁同学负责总结方法. 这貌似平常的合作,实际上并非只是个体技能的简单组合,而是学生思想间的激烈碰撞,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磨合互补,达到了理想的学习目标.

在面对具有不同意见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听取他人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路. 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点拨思路;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使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要那樣. 当小组活动开展得很顺利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4)评价激励 延伸合作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评价时,要“课堂评价”和 “定期评价” 相结合. 在课堂评价时,约翰逊等人认为,“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的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 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所以在对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主要评价手段. 在课堂上,对小组合作与自己期望相符的小组进行及时表扬,以巩固良好的习惯. 并让其他同学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评语,或一个被认可的分数,都会给学生强化自己的管理以暗示,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课堂有序有效.

在定期评价时,也要采用合作性奖励结构,如,将小组所有成员的平均分、最高分、进步分作为小组成绩作为评估优秀小组的依据. 这样的评价机制将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把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竞争,易于把学生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同时团体的成功又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也越来越被学生喜欢和接受. 相信:在教学时,合理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使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 课堂便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成员评价课堂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