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探究活动的研究

2016-05-30 19:59苟世登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有效探究有效教学新课标

苟世登

【摘要】 “有效探究”就是要防止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只是泛泛而“探”,浅尝辄止,流于形式,我们追求的“探究”就是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能够围绕本节课的训练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而展开他们的探索之旅,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在有效的探究活动中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关键词】 新课标;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探究;有效探究

【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探究活动的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BY2015_590)成果”.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探究式学习应该属于这种学习方式. “探究”一词《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深入探讨,反复研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和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有效探究”就是要防止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只是泛泛而“探”,浅尝辄止,流于形式,我们追求的“探究”就是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能够围绕本节课的训练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而展开他们的探索之旅,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在有效的探究活动中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问题的现状: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应该为“学”服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注重了表面的热闹而不够深入和有效.

(2)存在的问题:

其一,有的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在沿袭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其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确是让学生探究了,但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学生的探究活动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3. 选题意义及研究的价值

(1)实践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课堂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2)理论价值:本课题研究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结果,更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究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充分经历、发现和體验. “有效探究”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探究活动对于新课堂的构建是一种极其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有着很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通过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进而促成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以期达到构建高效课堂之目的.

2. 研究内容:要研究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问题情境,如何找准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如何把握好有效探究的时机,如何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不断走向深入,还要研究教师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用心呵护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对于探究活动乐此不疲.

3. 研究假设:关注课前的预设,让预设变得全面而精心;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教师主“导”, “教”应该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学”;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把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看成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关注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关注对于学生有效探究活动的评价,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每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有效的探索活动.

4. 拟创新点:用心呵护学生的每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究,让学生乐于探究,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有效探究活动不应该也不必一次就探究透、探究完,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层次,有深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进行的有效探究活动中,学会思维,学会求知,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有效探究活动中也能产生“蝴蝶效应”,——让那些看似只是一些毫不起眼的探究细节,却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数感的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5. 研究思路:以各种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为依托,以“做数学”为主要活动方式,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 在有效探究的数学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变得经常化. 也只有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探究才会成为可能.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一些典型课例的剖析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关注国内外在同类课题研究上的新成果和新动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新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式. 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4.16~2015.4.25):组建课题研究组,明确职责,制定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5.4.26~2016.3.31):立足课堂教学,收集典型案例,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完成中期成果汇报活动,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对方案及时调整,使课题组研究有效、顺利地进行.

(三)总结阶段(2016.4.1~2016.4.16):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整理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结题展示活动,并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

猜你喜欢
有效探究有效教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针对性批改的有效性的研究
向“美丽课堂”出发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