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6-05-30 19:59蒋新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蒋新云

【摘要】 如何掌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摈弃虚假浮华,讲究求真务实,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下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以“复习—例题—习题”的模式展开教学,这样的模式呆板机械,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数学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拓展”的方式展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 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较佳的学习状态.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创设的情境价值不大、有效性不高. 如有的情境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不贴近学习内容;有的情境离奇古怪,导致学生沉湎于情境细节之中难以自拔等. 所以教学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还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

二、关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从教学的本质上讲,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但是合作学习并不一定是教学必需的环节. 请看下面的案例:“正方形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大家猜一猜,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

生:四边相等,一样长.

师:大家小组合作讨论.

一时间前排的学生纷纷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声. 有的小组每个人都在说,谁也听不清楚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就一个人唱独角戏,其余的当听众;更有的把此时作为玩耍的好时机. 像这样把合作学习当作一种摆设,有形式、无实际的做法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少见,特别是有人认为上课时缺少了这一环节就不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这种仅靠形式上的效仿对数学教学来说不但无济于事,显然还是有害的.

三、把握数学活动的实用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由此,课堂教学迎来了活动的“春天”. 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活动”作了片面理解,活动注重的是生动活泼的形式,追求的是课堂气氛的热闹,唯独少的是活动中数学思考的含量. 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为例,我们来看看两种教法:

教法一:按照教材的要求,让学生以圆片为教具,在桌面上连续摆出17个圆片,去掉9个,看还剩下几个?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从17个圆片中取走9个,数出剩下8个,提出的仅是数数法,而发现其他方法的很少.

教法二:教师在桌上摆出了一箱可乐(10瓶),旁边摆着7瓶. 问:“谁能把9瓶可乐取回座位,还剩下几瓶?”再结合学生操作活动,抽象出数数法、连减法后,提出:“如果不用塑料袋,谁能一次性取回9瓶可乐放在自己座位上?”学生积极尝试,然后探索出把箱子连同9瓶可乐一起取回的方法. 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概括出“10 - 9 = 1,1 + 7 = 8”的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体验到这种方法把退位减法转化成了“1 + 7 = 8”的简单加法计算,从而在实现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实现了算法的优化.

在教法一中,表面上学生也动手操作了,但由于操作材料的呈现过于直观、简单,使问题思考空间狭隘,学生少了探索与创造的机会. 教法二由于改变了操作材料的呈现方式,既使操作活动因抽象增加了难度且富有挑战性,又使问题的思考空间宽畅,数学思考方法趋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提高了操作活动的实效性.

四、提倡课堂评价的多维性

传统的评价往往是只限于“挑毛病、找污点、查误区”之类的否定性评价,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评价观提倡多鼓励学生,其本义也是来自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宽容,让评价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迈入误区. 如课堂中“嗨、嗨,你真棒!”“好极了!”等表扬声不绝于耳,这样的评价方法缺乏具体的指向,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此类评价产生麻痹心理,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有效评价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真诚对话. 有优点时就该实事求是地表扬,有缺点时就该开诚布公地纠正指导,这样的评价,学生才容易接受并产生行动.

第二,灵活多样. 评价要适度,在表扬后,不忘向学生提出一些更高层次的要求,期待学生的继续努力;在批评学生的缺点之后,不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到学生缺点背后的进步,有利于培强自信心.

数学课堂教学应讲究求真务实,即求真理、用真心、出实招、务实效,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谨记:“课堂因真实而精彩!”

【参考文献】

[1]唐智松.教性:教育的生理学透视[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2]余文森. 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伏虹.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