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自主学习策略的构建

2016-05-30 19:59王锁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王锁方

【摘要】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有效实施,很好的落实了新课程理念. 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必将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改变,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学生亲自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多角度地认真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将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其中,“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的可行性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预案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条件、实践地点、实践时间、实践安全等诸多因素,要审视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教学的具体性

小学生受年龄、生活经验、实践方法能力等因素影响,因此教师设计方案要细细斟酌,力求内容学生感兴趣且具体,将时间安排、地点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及教师参与指导等都一一具体化,便于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

(三)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节约用水》,我设计时始终围绕以下目标:1.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亲自参与测量、收集整理数据、计算滴水龙头滴水速度等,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实践能力. 2.在活动中,学生看课件、查阅文字资料、上网查找大量有关水资源的信息以及参与小组合作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自己灵活地分析具体资料、汇报资料,从而培养了学生利用网上资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感受信息技术对学习数学带来的便捷作用. 3.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4.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情况,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课前、课中、课后紧紧围绕此目标主题,指向于问题的解决,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落实了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自主学习策略的构建

(一)突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探索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节约用水》这节课时,课前设计了这样四个实践探索活动:1.学生分组合作测量一滴水的重量,测量一个滴水龙头一分钟的滴水量. 2.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3.调查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及水费单、商洛市小学校内水龙头的数量. 4.用不同方式收集水资源的有关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广告宣传、节约用水小巧门等. 学生围绕这几个实践探索活动,在准备过程中,要查询、收集、筛选资料,要调查分析,要思考测量方法并合理测量,体会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其实学生在进行这些准备活动的过程中,自主性得到了发挥,也是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实践过程,有些學生自己原创的节约用水漫画、广告用语及图片资料等,也充分彰显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突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活动的素材要来自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节约用水”这一内容时,我没有把它简单地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也没有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深加工和再创造,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 例如:利用电视、报刊及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水资源的信息、图片,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使知识的呈现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让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感受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学生学习的素材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如对家庭用水量及每月所付水费的调查,对生活中浪费水现象的观察,以及“全校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浪费的水费能用来做什么?”等等,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三)强调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综合应用能力

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这部分学习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在教学《自行车里的数学》,让学生运用所学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甚至包括物理中的运动原理,结合学生实地骑车、观察、感受、交流等解决问题;《节约用水》学生自己设计的广告语,部分学生还是用英语表述的,宣传漫画,滴水龙头滴水量统计表,折现统计图等等,这些综合与实践活动,都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在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时候,注重课前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由于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课堂上交流分享的一些内容甚至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这其实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这里的解决问题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下解决的,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课中的交流分享、综合解决问题的活动体验,课后的一些延伸活动更是学生间的合作能力、综合运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从这样的自主数学活动中感受到自身劳动的价值,体验参与学习数学的快乐,充分彰显了新课程理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当实践与综合内容成为课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时,当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时,就会使他们的意志力、自信心和不断质疑的态度得到发展,同时将提高运用数学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