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学习方法锻炼缜密思维

2016-05-30 21:22郑小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策

郑小敏

【摘要】 思维缜密性是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周到而细密地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 本文从初涉新境,夯实思维缜密基础、入境挑刺,突破缜密思维瓶颈、出境回味,提升缜密思维品质三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明朗学习方法来锻炼学生的缜密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缜密思维;对策

思维缜密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不成熟的个性心理和不积极的思维品质,在解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考虑欠周到、思维不严密,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等思维不缜密的情形. 为了纠正和克服学生的这些不良倾向,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锻炼学生的缜密思维能力.

一、初涉新境,夯实思维缜密基础

预习好比学生进入了新的境地,去探索新的环境. 学生需要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教材,做上各种记号,如懂了的,不懂的,有异议的等,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明确,即让学生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作出标记重要的“法则、概念、原理、定律”和解决问题中的关键句、重点句;针对“法则、概念、原理、定律”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针对例题学生尝试做,特别是解决问题可以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帮助理解;针对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针对新的学习内容,有计划的翻以前学过的课本,复习和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初步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铺垫;针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批注,以便于上课着重听. 最后还要尝试练习,检验自己预习效果. 在班级里人手一本预习本,每天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要求进行记录,记录在预习过程中,自己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也可以是教师给予学生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预习过程中,达到思维的缜密.

通过预习日记的形式进行预习,教师再对预习日记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预习,摘录重点公式,定律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缜密,特别是当他们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后,他们再预习时,就会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就使积极创新思维、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达到思维的缜密.

二、入境挑刺,突破缜密思维瓶颈

通过预习所得,进入新课,学生已然融进了数学情境. 但是,新课的重难点成了他们驾驭新知的瓶颈,对于新知识的重点难点往往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此时在课始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时,或评价,或“挑刺”,他们有的会欲言又止,有的会兴致勃勃,有的会静观其变,但无论哪种现象,他们的内心总是渴望实现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飞跃. 这“挑刺”,有的是学习同伴学习新知的误解,有的是教师故意设置的陷阱,往往是学习新知时的重难点,即关键. 要求学生上课做到“一专三動”,即专心听老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听例题解法及思路分析、技巧等. 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认真做好堂上练习,认真听老师讲评及课后小结,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活动. 很多学生认为教师讲的一定是正确的,只有听而不经过自己的思考. 教师就给学生提出要求. 要让学生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给老师“挑刺”,给同学“挑刺”. 当教师提出问题时,除了积极思考,还要听取别人的方法,同时对别人的方法进行“挑刺”,对别人的回答进行补充,当学生“挑刺”成功,教师对他进行适当的奖励,这奖励可以是言语,可以是动作,也可以是物质的,被鼓励的学生会很自豪,而其他学生也会因为榜样效应学会考虑怎样的答案是最完整的. 而回答问题时也会去考虑怎样回答才能让别人挑不出刺,从而使思维更加缜密.

人都有一个共性,在自己身上是找不到不足的,而让他从别人身上找不足,那么在他眼里,到处是不足. 所谓“刺”,往往是知识的重难点所在,或是学生最容易忽视出错的地方,通过给别人“挑刺”这一活动,学生不但能自己认真听,而且能积极地思考,细心辨析,更易突破锤炼学生思维缜密性的瓶颈.

三、出境回味,提升缜密思维品质

复习就像学生熟悉了新环境,进而去完善改进它. 这里指学生在复习阶段,需要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并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沟通有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生形成概念知识系统的关键. 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写出简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 有选择性地解一些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习题,使学生掌握各类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在复习课前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整理单,学生依托整理单,通过知识盘点、梳理成网、有的复习,注重单元复习由点到线、期末复习由线到面、毕业复习由面到体,找到高效的复习方式,形成有序的分层复习氛围,通过复习查漏补缺,达到思维的缜密.

这样的整理单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读课本、比例题、治错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重难点,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计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整理的能力,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从而构建知识网络,建立认知结构,提升数学思维的品质.

【参考文献】

[1]袁保金.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缜密性的培养[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8.3.

[2]刘永春.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学数学月刊,2001.7.

[3]李斌.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1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