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好数学

2016-05-30 21:22王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数学方法教学

王兵

【摘要】 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用有趣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为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成功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是“玩”出来的,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新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参与学习. 学生只有在师生情感和谐的气氛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才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的增强和思维的发展.

一、“玩”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等探索与挑战性的活动.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静听、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参与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之中. 如一年级实验教材中《猜数游戏》这一数学内容,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学会“6”与“7”的加减法. 教学时,教师根据图示组织学生“玩”猜数游戏,游戏时,让学生先列出有“6”和“7”的加减法等式,4 + 2 = 6,同桌间“玩”猜数游戏:生1:我左手心的棋子有4颗,右手心有多少颗?左手有2颗,右手有多少颗?左手有6颗,你知道右手有多少颗吗?……生:根据4 + 2 = 6等式猜数,分别猜有2颗,4颗,当生1说左手有6颗时,还真有点难住了生2,但还是猜出了右手一颗也没有. 又如学生自主组合的4人小组,小组长分工明确:生1当裁判. 生2抓棋子,生3猜棋子,生4写式子. 根据6 - 4 = □,6 - 2 = □,□ + □ = 6,6 - □ = □互相猜,最后老师让大家讨论交流,“创造”了“6”、“7”的所有加、减算式. 这种玩法始终让学生处在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判断、分析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

二、“玩”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玩”数学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喜悦. 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好玩. 特别是后进生,一说玩就来劲. 如老师在教学《乘车》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根据图意,“玩”开车乘车的游戏,老师首先让学生竞争谁当司机,当时还真有不少同学不敢举手,一生说:“老师,我不会开车,怕压着人……”学生还动真格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大家都想体验当司机的味道. 售票员则安排一后进生来当司机,让后进生体验:车上原有2人,第一站上了1人,接着又上了4人;第二站下了3人,上了2人的数字变化,再让学生根据每站上几人、下几人的变化提出一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问题,得出:□ + □ - □ = □、□ - □ + □ = □,□ - □ - □ = □等算式,并進行讨论、交流. 又如老师只摆10根小棒,至于取走多少,再放多少由学生自定,这样会出现,生:我想先取走3根,再放2根,谁来帮我写出等式……“我来帮你写出等式,原有10根小棒,先取走3根,用10减去3,再放2根,也就是再加上2根,10 - 3 + 2 = 9……”

这样“玩”数学,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学习兴趣,使所有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多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通过“玩”数学,学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因此,让学生“玩”数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玩”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思维倾向. 如《买铅笔》这一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并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列出15 - 9 = ?的式子,让学生对“15 - 9 = ?”“玩”计算方法:

生1:一根一根地减……

生2:“把15分成10和5,10 - 9 = 1,1 + 5 = 6”.

生3:也可以这样做9 + 6 = 15,15 - 9 = 6.

又如《你说我摆》是一个供两人玩的搭积木游戏,你说我摆:生1说,生2摆,先放一个正方体,在它的上面放一个球,在正方体的左侧放一个圆柱,在正方体的右侧放一个长方体……摸一摸,说一说,一生说,另一生闭上眼睛来摸,这个游戏是让学生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来. 让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再根据名称去摸出一相应的物体. 这样,让学生闭上眼睛体验多种几何体,加深对几何体的形象化.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并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 这样,在倾听过程中,各自的想法、思路都表现出来了. 在“玩”数学中,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思想和观点的交锋更好地创发了学生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有助于激发新的灵感,提出新的假设,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这样一个游戏性的活动,“包装”教学知识或创设意境“串联”教学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猜你喜欢
数学方法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可能是方法不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