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培养数学思维

2016-05-30 22:00王宜彪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小学生

王宜彪

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小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对小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大力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使小学生具有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思维上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单靠教师详尽地讲解,难以叙述清楚. 如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知识起着巨大作用.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学习数学必须进行非常多的各种逻辑推理,所以数学在思维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巨大的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有合适地表明学思关系,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问题并能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只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才能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 只有打下扎实的双基,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虽然运用数学概念和定理进行推理论证和运算并不难,然而只有准确地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及定理才能学好数学.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解认识能力. 一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充分体现该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总结能力,即能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培养总结能力这需要学生先具有推理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两种能力. 除此之外,总结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也可以说数学思维能力也能够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构建数学思维能力的双向通道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处在初步累积阶段,因而数学思维的过程更多的是单向的,即总是由少向多,由易向难! 但在某些特殊的阶段,尤其是数学问题解决的阶段,由于知识积累有了一定的数量,数学思维已经能够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也就是在这类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再是一个向上发展的斜线,而是一个相对平直的直线! 在这样的状态下,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调用,就应当是双向的而不应当是单向的. 人的思维都具有双向性,既有顺向思维也有逆向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都是顺向的,总是顺向思维居主,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逆向思维,就可以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 无论是在数学学习上,还是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上,逆向思维都有存在的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既可以顺着已知走向未知,也可以反过来由未知向已知求索! 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种意识的重要性超過了具体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在遇到困难问题时(遇到思维堵塞时,能够自发地逆向思考问题,而不只是教师的提醒之下才能有这样的想法!

学生的学习具有阶段性,在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阶段,这个过程一般是向上递进的;而在利用某个已经相对熟悉的知识进行解题时,这个过程一般处于某个不变的水平! 在后者的情形中,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往往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才能获得明显的提高! 比如,我们在六年级学习分数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一本文艺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还剩下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利用逆向思维对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行倒推,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这类问题往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总结能力! 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而言,对自己学习的反思非常重要,小学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不同水平的渗透与教育! 这就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着力构建双向思维通道的另一个初衷!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学段的不断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数的概念,数与数之间的运算,数学规则,形与形的变换,这些实际上都有可逆性!

三、优化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运用一些数学的思维手段. 而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提升其思维水平,在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结合之间探索出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深化其思维的深度.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需要在讲解的时候一方面借助一些直观化、形象化的图形,另一方面将这些图形转化成数量关系,从而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践. 在一定的场景之中,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逐渐训练自己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需要适时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摄取一些场景,从而通过感知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发现数学中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切数学知识都是由思维产生的,是思维碰撞所得到的结晶,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经历了疑问!解决疑问这两个阶段的产物,在学习数学的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数学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在国外,有部分的研究说明,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从一种思维结构过渡到另一种思维结构的过程,疑问是数学产生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数学,疑问的不断产生同时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而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就是一个伴随着思维活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兴趣,集中其注意力,养成专注的好习惯,学以致用,将数学思维应用于生活,让小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提高其反应速度,大大提升其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能力小学生
逆向而行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我是小学生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