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

2016-05-30 22:00蒋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练习题思维能力解题

蒋波

一、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体验追求真理的历程和树立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数学体系,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等.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

1. 学生思维个性化的消失导致小学数学教学黯然失色

学生个性化的消失是数学教学黯然失色的主要症结. “亲其师,信其道”等古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唯教师为至尊”的集体性潜意识行为的长期存在,以及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的遮蔽和擠压,使的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话语权和主动性,成为弱势群体,最终在教师至上和考试独尊的压迫下,丧失自我,沦为分数的奴隶、考试的牺牲品. 小学数学教育在这样情形下黯然失色,因为希望让一个被剥夺自主思维和自主意识的人,滋生和发展创新精神无疑是遥不可及、一厢情愿的事情.

2. 教师话语的“霸权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灵性

教师的权威化是学生缺失创新的关键因素. 传统的“师道尊严”,确立了教师话语的“真理性”和“霸权性”,弱化了学生话语的主体性和自由性. 这是传统落后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观念中遗留的一种狭隘意识形态. 它导致了师生间固化的先天性不平等的话语关系. 在这种严重缺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的才智受到压制,个性在温情中被抹杀,创新思维也随之被武断地扼杀.

3. 对考分的崇拜使学生丧失创新思维的追求

传统的教学评估导致人们对考试分数的盲目崇拜而迫使数学教学走入“死胡同”. 数学是五彩纷呈的,具有极强的变通性、现实性和灵活性,教师完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利用自身的智慧,灵活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尽最大可能地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突破常规的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然而,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材、教学参考书成为教师唯一敢于依据的“圣经”,其造成的严重结果是“圣经”成为教师的真理之源,诠释“圣经”的教师成为学生的权威.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对策

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前后相继、比较漫长的一个过程,对其在宏观上的改造,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 那么在现有教学条件下,我们如何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 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要努力将单调的课堂变得丰富、多样、生动而有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参与探索,在学习数学思想的过程中体会追求真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创造力的大小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密不可分的. 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主动探索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能够较完整地回答问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而能够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看问题,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不要迷信和盲从教材,培养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教师应毫不掩饰自己对数学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对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要允许学生出错,因为即使学生错了,也证明他在学习、思考,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学生具有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了继续学习的基础和树立创新意识的环境.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学生从“不愿开口”到“抢着说”的转变. 不怕学生别出心裁,不怒其不听话,不喜其言听计从. 让学生在民主环境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让每名学生在创新中产生自信.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回答,并且要让他们把想说的话说完. 教师可以时常设置问题让学生辩论,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互问互答. 这样,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无拘无束,思维也就非常流畅,便常常会有创新的见解涌现出来.

2. 巧设习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质疑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动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来源. 学生是在对问题的注意、思维、记忆、操作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获得认识和实现创新的. 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启发性、探究性,适时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去“质疑问难”,鼓励学生以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态度对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设计能引起学生质疑的创新性思维练习题并指导学生练习,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创新性思维练习题在形式、解题过程、解题方法上应该新奇独特、与众不同. 二是解题思路和方法应具有开放性. 这是因为创新性思维练习题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更强调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强调思维的发散性. 三是应具有激励性和挑战性. 创新性思维练习题的内容既来源于教材,又略高于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他们熟悉的事物,能够引发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浓厚的兴趣,驱使他们乐于思考和主动探求,发挥最大的创新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以及类比等常用的逻辑思维形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把创新精神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来,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也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

猜你喜欢
练习题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用“同样多”解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