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知识方面缺陷,引发计算错误的原因与解决策略

2016-05-30 08:09吴维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解决策略数学知识

吴维华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文以小学生数学知识方面缺陷引发计算错误来分析其原因,并找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知识;计算错误;原因;解决策略

数学教师常常为这样一种现象伤透脑筋: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题,而是会做却做不对. 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仅讨论数学知识方面的缺陷导致计算错误的问题,目的是寻找错误产生的规律,获取防止和纠正计算错误的主动权,为避免或减少错误提供路径选择.

一、小学生数学知识方面缺陷导致计算错误的主要表现

1. 概念不清.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包括:数、运算、量与计量、几何形体、比和比例、方程、统计初步知识等,这些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常常因没有准确牢固地掌握这些概念,导致计算错误.

2. 算理不明. 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和思维方式,主要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 如题目:7 - ,好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错题:2.3 + 7 = 3. 就是不明白两个计数单位不相同的数如何相加的算理. 实际上,只要对其中一个数(整数、分数或小数)进行转化,与另外一个数的计算单位相同就能进行相加减.

3. 算法不透. 算法即计算法则,它是实施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算理为前提,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人为规定. 如错题:1.25 × (80 + 4) = 1.25 × 80 + 4 = 100 + 4 = 104. 就是没有正确领会乘法分配律的计算法则,不清楚求1.25 × (80 + 4)就是求84个1.25,也就是先求80个1.25,再加上4个1.25,一共还是84个1.25.

4. 运算顺序不对.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的顺序.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在分数四则运算顺序中,分数加减法还可能有通分过程,乘除法还可能有颠倒相乘、约分过程. 运算顺序不对导致的错误在低中年级学生中也是层出不穷.

5. 口算不熟.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凭借思维和语言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 小学阶段的笔算以口算为基础,任何一道四则运算题,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口算题进行. 口算准确和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笔算技能的形成,口算不熟,口算技能低下,势必导致计算缓慢,影响笔算的正确率. 很多计算错误往往以为是粗心、马虎造成的,其实大多是口算未过关.

6. 簡算意识不强. 简便算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掌握简算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重要途径. 而现实中不少学生的简算意识不强,拿到题后不审题、不分析、不观察试题的特征,不能根据具体算式的特点去主动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不善于选优而从,不懂得巧算,解题缺乏技巧性和灵活性. 一道题目,如果没有简算的要求,能简算的也不去简算,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盲目地计算;或者过多地计算不必要的中间过程、中间结果,不知道“投机取巧”,来回反复做正逆运算,致使计算过程复杂繁冗,其结果导致了计算出错.

二、小学生数学知识方面缺陷引发计算错误的解决策略

1. 深化数学概念教学. 一是突出关键词. 数学概念是借助语言或数学符号来表达的,语句中必定有关键的词语,对于某些较难的概念,教师讲解中要突出关键词.

2. 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每一种计算都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掌握这些根据,是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 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弄清算理,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此准确掌握数学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3. 熟练算法. 一是对某种讲解过的算法,要及时持续地巩固这种算法. 二是通过纵向比较,横向结合和注重针对实际来激发思维,让学生先体验算法的形成过程,进而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并达到灵活有效运用的目的.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竖式的形成过程,而不仅仅是直接灌输成熟竖式书写方法. 让学生经过多次的探究,发现在计算十位上的数字和第一个数相乘时,没有必要把个位上的“0”写出来,可以省略掉,从而理解两位数乘法竖式书写形式的形成过程.

4. 强化对运算顺序的训练. 训练可采取看算式来口述或书写运算顺序,也可按运算顺序要求给算式加上括号. 同时,要求学生在具体计算时,注意观察数目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根据运算顺序考虑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5. 加强口算. 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 因此,要从加强口算着手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进行大量的口算练习能培养学生的数感、整体感和动脑的能力. 除了“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应让学生熟练掌握之外,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有针对性地每天坚持3~5分钟灵活多样的口算训练,并注意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在确保准确的基础上,让计算方法更简便、计算更熟练、速度更快.

6. 强化简算. 简算无论从其外在形式,还是内在规律,都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会使学生自发、强烈地去追求适用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题目特征,算式特点,合理利用两种或多种方法自觉地进行简算,并认识和体验简算的好处. 这既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也利于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和错误均是正常现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一个细致、长期的过程. 教师应切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在督促学生加强错误原因分析的同时,强化对学生自主探索、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 同时,教师自身也应将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作为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名学生的数学之光,让他们在后继的学习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解决策略数学知识
量子计算错误识别能力提升十倍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