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分析

2016-05-30 19:51朱崎欧瑜
科教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病理学实践

朱崎 欧瑜

摘 要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深入,病理学课程教学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本文就对多元化教学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病理学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全面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病理学 多元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4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med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pathology course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by the educator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were analyzed, and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for pathology study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 carried o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athological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athology; diversified teaching; practice

病理学专业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极为广泛,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病理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医学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病理学概念多、理论抽象等特点,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同时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到最低,甚至出现“厌学”心理。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局限及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极为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为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病理学知识以及改变不良教学状况,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打造多元化病理学教学模式,值得病理学教师深入思考和研究。

1合理应用情景教学法,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并且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情景教学法指的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创设出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场景,并以此向学生直观展示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探寻出更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情景教学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运用图画、实物等手段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同时利用极具探索价值和启发作用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发展脑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此,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情景教学法,是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病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对学生的临床课程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教师利用具体教学案例向学生做出示范,以便调动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制作情景教学作品,比如胃溃疡、风湿病等案例。然后,为了让学生获得汲取知识的成就感,可通过授课比赛形式进行评选,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并将比赛所得分归为学生平时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其中有的学生还将自己的情景教学作品制作成情景剧,通过一系列表演形式,融入了疾病病理变化、发病机制等相关内容,从而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为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针对某一疾病案例向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比如在职业病矽肺介绍中,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一旦患有此病,患者会出现什么样的病理变化”的问题。如此一来,激发出学生对矽肺的学习兴趣,继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表现出众多的优势。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久而久之便能引导学生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无形中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根据情景教学作品创设出更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进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为往后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三,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2 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医学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对病理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类疾病理论知识和学会如何观察疾病形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疾病形态探索其发病机制、病程发展等方面,并且可以根据病理变化对临床现象作出有效说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为以上教学目的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并围绕其教学提出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相关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及提高学生在往后案例学习中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促进学生病理学学习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选取难度适中且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的临床病例,同时保证病例具有真实性并通过网络或临床工作可快速找到。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内容需包括患者主诉、体检、临床表现等各个方面,以及设置的问题需符合学生的学习范围及所学知识点,如疾病的诊断?死亡原因分析?等。例如,在炎症章节中一例患儿因中耳炎而引发死亡的病例中,教师应首先梳理病例内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炎症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等内容,可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进行了解,并以书面报告形式完成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便能发现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且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优化教师的教学形式,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3 利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教学指的是通过多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完成教学任务以及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当前,合作教学法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病理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一些教师虽然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首先应转变教学思想,并在合作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以此而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合作教學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这样一来便能有效发挥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例如,在冠心病章节学习时,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4~6人一组,成员按照男女搭配原则进行分组,并分散班干部,其次由学生自由选出组长,以及细化每位成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合作主题围绕冠心病病理学内容进行,包括疾病诊断、发病机制等多项内容,并要求每个小组在课上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在合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搜集资料,比如查找文献、网络视频等,有的学生负责搜集实物标本等,由此而看出每个小组分工十分明确。然后,在学生归纳及总结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作出适当的评价,以便让学生及时发现所在问题并得到更好的改进。最后,在讲解过程中,每组对冠心病内容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运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且不受实验时间及内容限制,一来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二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病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因此,也可以说开放性实验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病理教师可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实验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比如大体标本观察等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观察工作进行悉心指导。第二,组织学生参观病理科,由此让学生明白病理诊断的各项环节。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病理标本的实验过程,以便让学生清楚掌握标本的取材、制作、组织包埋、染色等过程。在参观过程中,便可发现学生在接触各类医学设备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并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在接下来的实验课学习中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病理学中病理学技术是极为关键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适当开展病理技能培训来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比如在组织切片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取材、浸蜡、包埋、染色等相关技能。总而言之,利用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除了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病理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病理教学内容的印象,并让学生体会到病理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5 结合多媒体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形式已经成为教学工作中常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主要将教学目的和对象贯穿于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通过电脑、扩音系统等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④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法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能够将难以解释的重点及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进行详细说明。以此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肿瘤章节学习中,其生长方式、对人体组织的破坏能力等知识单凭讲授很难让学生明白,而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肿瘤的相关学习知识点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扩散,继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以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预留出讨论及思考的时间,以此增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下,便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全面保证教学效率。

6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注释

① 唐群,张秋雁.情景教学比赛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36-238.

② 叶劲松.病理学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尝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26(2):134-135.

③ 周风华,陈燕春,郑洁,等.探究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5):478-480.

④ 齐雪岭.临床病例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16-18.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病理学实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