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05-30 05:37谭丽花
关键词:学习习惯初中物理培养

谭丽花

摘 要:笔者在物理教学工作中发现好的学习习惯对物理学习有推波助澜的功用。因此,笔者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86-1

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确实是事实,孩子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终生受益。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的基础。而物理学习要求学生有下列习惯:仔细观察现象弄清事实的习惯、准确清楚地运算表达的习惯、先理解后记忆的习惯、画图理解题意的习惯、自觉改错的习惯、建立物理模型的习惯等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呢?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一、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建立良好的习惯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即每当教师做演示实验时,要让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或者观察的内容,只有在学生明确目的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带着问题观察现象并积极思维,得出实验的结论。每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想,争取在老师讲解之前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和老师的讲解作对比。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模仿教师准确的用语和严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准确表达的习惯。这样便能深刻理解每一个问题,从而便于规律的记忆和内化。

积极思维的习惯,关键在课堂教学上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活动,使学生一上课就紧张起来,问题一个接一个,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答。每当一个问题讲完之后再给学生一两分钟回味、思考的时间。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小车运动距离与所受阻力的教学中,利用问题1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问题2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问题3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结论。再通过问题1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问题2小车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得出推论。再根据伽利略和笛卡尔的结论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是牛顿会怎样总结,让学生自己思考便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让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得出结论,能增加成就感,并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二、督促学生规范解题,培养良好的习惯

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从简单的动作模仿上升为思维方法的模仿,由于学生还比较幼稚,所以在他们还不熟悉用内部语言进行思考问题的初期,教给具体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要求,不断督促检查,学生久而久之便能形成规范解题的习惯。学生的做题规范化要求也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具体步骤,用这些外显的操作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内部思维的条理化。例如,初中力学中,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必须写的项目有: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受力图、运动情况分析、画草图。找出物体所对应的运动规律,然后才能解题。解题前要求学生在读题时,一要划出关键词来,二要画草图,凡是可以画的必须画,草图上要标明题中已知的物理量。复杂的题,有几个过程就要画几幅草图,并写出解题过程。教师在课上讲例题时画在黑板的草图应是学生笔记的重要内容。批改家庭作业时做题痕迹是重要的检查内容,无读题痕迹解题过程的作业一律不批打问号,订正时需补上再交上备查。

中学生又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时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改错的重要性,他们以为下不为例就行了,殊不知没有改错的过程,就不可能从根本消除再次出错的可能。教师抓住培养学生改错的好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每次作业进行二批,二批作业重点看错题的解题过程。改错的具体要求:找出错误原因到课上交流。每次考试结束改错之后,要求学生拿着卷子到教师面前自我陈述一番,经过师生对话找到问题的症结及补救措施,这对于一些“死用功”的学生比较有效。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形成了规范解题的习惯,这必然对今后的学习带来益处。

三、指导学生细致实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些初中生在平时的实验中或不认真,或不能按操作步骤操作,到了关键时刻就经不起考验。在考试中经常有考电路连接题,要先辨清各器材的特征(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电池的正负极、滑动变阻器的各接线柱的位置)再接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电路。阅卷中经常发现确有许多人连电池的正负极和滑动变阻器的各接线柱都弄不清就连接电路,将电源的正负极接反,甚至有人把导线接在了滑动变阻器的支架的脚上。所以,初中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时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在认真实验的过程中,养成细致规范操作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当特别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榜样作用的心理基础是模仿。所谓模仿就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仿照一定的榜样产生带有情绪色彩的相应的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的思维习惯,要求学生画草图、图象等手段建立物理过程模型,并找出各个过程之间的衔接点,教师就要在课上、课下、批改作业时都应带头按规范的操作步骤要求自己,只有这样长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只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因素,学生学习物理的习惯,也只是物理教学任务中的一个方面,它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环节。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统筹考虑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既不夸大习惯的作用,也要重视它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初中物理培养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