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探索

2016-05-30 21:26张玉玲常雪徐东先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中国梦

张玉玲 常雪 徐东先

摘 要:软实力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竞争,是世界各国各个方面竞争的一个综合体现。表面上,文化的软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中的含义。事实上,文化软实力包含着巨大的力量。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把其作为竞争参数,文字上面表现出来的软并不代表实际意义上的软。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是各个国家经济、政治等综合国力竞争的体现。因此,文化软实力是体现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外交实力、军事实力等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的体现,更是对中国梦的实现及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支持。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国家建设;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36-02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是想阐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及最先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的作者原文中的解释。

文化软实力首先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的,他分别在两本杂志《政治学季刊》及《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阐述文化软实力的论文。软实力绝对不是靠武力及暴利或对某个国家进行经济制裁所能达到真正控制这个国家的目的,而是指某个国家通过自己的发展而真正做到一种模范的作用让其他国家因为敬佩这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的治理而达到其他国家效仿的目的,就如同我们所了解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因为效仿西方国家而使日本一跃发展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归为:意识形态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总之,软实力达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为了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因此,文化是一种真真切切的传承、不可限量的“力”,那就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所以,在当下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期,是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我们要想居于世界发展的、先进的民族之林,那必须有指引各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所以,文化是凝聚人心一致前进的旗帜,我们必须坚定这前进的方向。

文化力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和竞争的主要目标。最近,看到世界文化组织对各个发达国家及发展国家民众对书籍阅读的比例,韩国人均为每年11本,日本在8.5本左右,法国为8.4本,我国平均数在全球几乎是垫底:不到1本书,而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犹太人是平均数为64本。我们试着想想,自古以来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美诗词,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孕育着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并不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蛮力、干劲等,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是来自人民自身,在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力量的堆积创造了人类智慧的文明。我们现在落后于西方国家,如现代化的水平不止几十年,所以,既然知道我们的弱项,就要奋起直追,要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

文化软实力只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软实力还包括制度软实力、外交软实力、意识结构软实力等。文化软实力是各个國家把文化软实力作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目标。文化软实力是和文化硬实力一起构成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综合国力的体现,即“文化力”。本文例举文化软实力给美国及发达国家带来的优势,文化产品的输出是美国经济发展及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这不仅为美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其对外发展过程中,宣扬美国本地核心价值理念的产品输出,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更有一双无形的双眼为其宣扬自己发展理念价值观的出品。例如,1979年中国整个外汇出口额是250亿美元,这个数目都不如当时好莱坞一部大片所创造的外汇收入,它在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却影响着其他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认同及教化。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2016年中国的外汇总额基于世界前列,贸易综合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国。但是,我们仅仅以一些低端的家电产品及纺织品的数量赢得了相应的货币对有量。所以有人说,中国生产了8亿条裤子才能购买美国的一架飞机。这说明了什么?就是说,我们的GDP总量的构成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我们在1840年就吃过大亏,因此一定要改变国家发展经济的总体水平的构成。由此可看出,文化软实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

二、发达国家注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输出

美国注重推进自己的文化信仰,借此来同化其他国家,对其文化信仰加以崇拜,以此来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大失控和大混乱》为了渗透美国的霸权思想,中央情报局在文化领域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输出活动,如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创办学术刊物、开设图书馆、资助学者互访、捐助教授位置等。

美国对电视节目及电台广播等具有宣传性质的传播工具利用得极其到位,美国对电视节目的总体控制量达到3/4,电台及广播的宣传控制力在全球达到2/3的数量,许多国家在播放美国的各类节目的比例也在2/3以上。这无疑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垄断。例如,美国的电影票房就占据了全球票房的60%,几乎垄断了电影市场,包括我们每年都观看的奥斯卡电影节无疑是全球电影节的盛宴。尤其是2016年电影节上主持人对亚洲儿童在语言上的歧视,引起了李安导演及亚洲知名电影人的联合抗议。我们试想一下,这就是文化软实力带来的利益好处,久而久之,很多人就麻木了,崇拜美国文化所带来的文化传承及传播,而忽视了我们本土文化原有的影响力。大国之间不仅有硬实力的较量,同样不可忽视文化软实力的竞争,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带着有色的眼镜看问题,动辄人家国外多好,不仅教育好、人文好、人性自由等论调,却似乎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的祖国在这几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文化宣传的力量,美国一些刊物极力地宣扬本国的文化,例如《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都从不同的深度、范围扩张及渗透美国的文化。

“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国化的重要因素。”(约翰耶马《世界的美国化》)后来广州日报报道美国苹果公司的事情,对于美国来说,苹果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益,更是软实力,如今,乔布斯的苹果已成为比可口可乐更具现代感的文化符号,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在这个浮躁不务实居多的年龄中,都有一种攀比的心理,把拥有苹果手机看成是一种时尚,是一种财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符号,所以有人将其称之为“苹果主义”,那就是:自由、叛逆、无拘无束、藐视权威等。我们国家没并有推出自己像美国一样地宣传及推销自己的文化,从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简单的产品,而不是自己的文化观念。

三、党对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文化的重要地位。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国从2014年开始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宣传中国古老的和为贵思想,在取得一定的效果的同时,西方国家也注意到中国文化的宣传,一些国家陆续关闭了中国的孔子学院,所以我们谈到文化的宣传要坚持,“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缺少文化高度的软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深度的软实力是肤浅的,缺少文化包容的软实力是狭隘的,缺少文化创新的软实力则必然会僵化和萎缩。”以上的罗列,都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四、加强我国文化軟实力的建设

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凝聚力,可以提升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感,增强我们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软实力这个目标可以实现我们各个层面的需要并为其提供动力支持和保障,我们对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实力,个人发展的不均衡、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及在现在改革攻坚克难的方向上所遇到的很多现实待以解决的问题等等。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的恐慌。制造中国威胁论、中国亡国论等都从文化的宣传入手,不切实际的报道中都从中国的文化宣传的角度入手来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说:“当帝国的权杖从英国传到美国手中时,至少接过权杖的国家讲的是和我们一样的语言,拥有和我们一样的价值观,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与我们并肩战斗、经过考验的盟友。而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总之,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与动力机制,给中华民族及中国人民增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玉珠.中国文化市场发展报告(2004)[R].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邓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中国梦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