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型内部审计案例研究

2016-05-30 01:04李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李丹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纷纷加强对价值链的控制与管理。作为企业核心价值链中的一环,内部审计也被信息全球化时代赋予了革新意义——由传统内部审计过渡到增值型内部审计。首先简述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提出以增值为核心的内部审计理论,接着分别以我国的武汉钢铁企业案例和法国兴业银行案例做对照,说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施方案及经济效果。

关键词:增值型内部审计;武汉钢铁;法国兴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96-02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1983年以来,新中国的审计机关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从最初借鉴国外的法律法规与经验实例,到如今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道路,都离不开对我国审计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离不开审计理论的积累与指导。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与完善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初步建立阶段(1983—1994年)。国务院首次提到内部监督的问题,开始注重内部审计工作,在1983年批转审计署的《关于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第10条明确规定:“县以上政府部门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1989年审计署再次修正补充对内审工作的规定,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总之,在此阶段,内部审计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建立与发展的阶段,我们在认可其监督职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该明白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完善过渡阶段(1994—2002年)。1994年8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制度;1995年7月审计署为使审计工作开展得更加全面、有法可依,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法》和新规定的颁布也使得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又向前迈入一步;2002年2月,中国内部审计师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组织已经自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在此阶段,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审计的功能也在原先监督的基础上增加了促进的作用。

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3月4日,内部审计机构摆脱了国家审计的从属地位;2003年4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正式发布《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国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第1号至10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13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做出新的解释:“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而规范的方法,对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监督、鉴证和评价,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的内部审计已经从传统阶段进入到了价值增值阶段,增值型内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方法,而是一种新理念、新方向,是对传统型的更高要求。

二、我国武钢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

现实的公司治理中,国家、社会和公众对企业的关注焦点已不仅仅局限在其会计信息中披露的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还包括其诚信治理和对未来的预期。集团公司为了在组织内部找到一种权利制衡力量,在治理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显然,内部审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尤其是新时期增值型内部审计理念的提出,其提升组织价值的作用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武汉钢铁近年来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这一课题,并率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且带动更多力量投入其探索之中。下文就以武汉钢铁公司为例浅析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果。

(一)从审计文化入手,强调内审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是一种再监督活动,是企业的第二种声音。我国内部审计的恢复与发展时间较短,企业上下不可避免地对内审工作存在偏见,也使我国审计文化在历史传承性上存在缺陷。审计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这三者是推动审计事业更专业化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武汉钢铁公司的管理层始终坚信“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正是由于认可并重视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成立了一支具有实力的内审队伍,从上往下推及审计文化,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才能让审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审计的效果日益明显。

(二)优化内审组织,找到适合的组织模式

在设置组织内审机构时要考虑其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性,明确权责分配,使内审的审计范围不受限制,审计工作在一种被信任的环境下开展。

武钢企业正是因为有“内控优先”意识的引导,才在组织机构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扩大审计队伍,并保证其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增加了审计的力量。在公司优化组织结构,摒弃冗余部门,建立并扩充审计队伍,将原来的审计处提升为审计部。同时,审计部吸收各方面的业务精英从事内审工作,注重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特殊技能的人才,并分派到子公司进行业务督导。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为了使内部审计更加规范化,武钢制定了《内部审计职责条例》。一方面提高审计人员对自己工作的自信心和热情度,另一方面群体性工作也给内审人员提供了交流与探讨的条件,使得整个团队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胜任能力以及整体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化了审计质量,完善审计业务管理。

武钢企业每年还会发布《内部审计项目总体规划》的条文,对全年的具体审计项目与目标进行统一的安排。长此以往,内部审计团队就成了武钢企业能够高效运作的一个有力保障。

(四)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為了达到这一目标,跟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革新,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也需要同步创新。武钢因此做了多方面努力:在风险预警上分别从风险的识别、鉴证、评估和防范等方面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建立了一个保障体系;审计方法紧随时代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内涵,由“询问”改为“问卷”;采用远光软件提供的“建体系、理流程、搭平台”服务;应用以实现审计办公自动化为追求目标的OA系统和基于整体运作流程ERP信息系统,这些都提升了武钢的核心增值效力。

(五)贯彻落实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已走进中国二十年,虽然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时断时续,但仍然在如何建立高效廉洁政府、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等方面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武钢在贯彻落实绩效审计时,率先对子公司的现职审计达到了100%,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还带动了一大批力量探索、落实审计工作。同时还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使审计的质量与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其创造性的预算管理系统在企业内控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促进了预算对公司整体业务活动的渗透,也保持了对利润的持续贡献。并于2010年首次入选世界500强,由此可见,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武钢企业的发展中还是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三、法国兴业银行增值型内审失败案例

在大众眼中神秘而高贵的法国兴业银行是一个有着近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总行设在巴黎,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

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公布: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期货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两年之内违规操作——伪造虚假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500亿欧元,给法兴银行带来了49亿欧元的巨额损失。

据了解,凯维埃尔2000年进入法兴银行,在后勤工作了五年,期间,他在银行内部不同的中台部门工作,熟知监督交易员的各种技术与手段。2005年,他正式成为法兴银行风险套利部门的一名交易员,凭借自己对银行监控系统的透彻了解,成功躲避控制系统的检查,盗用操作人员的IT系统权限,并伪造大量虚假操作的数据和文件,把银行的钱用于欧洲股市进行非法赌博,最终由于一笔涉及300亿欧元的德国股指期货交易引起了集团管理人员的警觉,才使得这一惊天欺诈案水落石出。此事一经披露,大众一片哗然,兴业银行的挂牌股票被紧急停牌,股价大跌,甚至引起了法国乃至欧洲的金融动荡,并波及到全球的股市。

法国兴业银行的重大违规操作丑闻并非个案,也不是金融史上的首案或终结。1995年,交易员尼克里森让显赫的老牌贵族银行——巴林银行损失了10亿美元而直接倒闭;2012年,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银行亏损20亿美元,仅仅是因为一项对冲投资的决策失误。历史表明,无论看起来多么天衣无缝的监管制度,都可能由于些微的疏忽而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防护和建设的堡垒,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眼我国的金融业,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管理现状都还远不如欧洲金融市场成熟,那么,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阔视野,发现问题,健全体制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贸环境中,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业务往来的复杂化都对内审的职能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也赋予了内审新的内涵。本质上来说,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增加企业价值。在增值型内审的实际应用中,不仅要强调价值增值的作用,还要不断将其职能发展到审计的咨询与认证方面。在审计技术和方法上,也要紧跟时代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內涵,不仅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建立起一个为企业量身制作的风险管理体系,还要在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不断革新,以提升企业的核心增值效力。因此,新时期社会应该鼓励和提倡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理论上和实际应用的探索,从而为企业的价值增值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青华.商业银行内控的教训:法国兴业银行案例[J].生产力研究,2009,(11).

[2] 陈燕.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5).

[3] 马驰,兰丽.试析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J].公用事业财会,2015,(1).

[4] 梁华.论增值型内部审计[J].商,2014,(11).

[5] 李亮亮.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问题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责任编辑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