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探讨

2016-05-30 01:04宋阳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成本控制

宋阳

摘 要:目前,作业成本法已经成为最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物流企业产生的时间很短,缺少经验。企业为了能够实现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就必须熟练地掌握作业成本法。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够为企业内部管理者等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加完善的决策提供帮助。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98-02

一、相关概念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所谓作业成本法,是通过作业中心将各类间接成本和辅助成本有依据、有条理地、更准确地分配到各個产品和服务中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或作业中心)组成的,而作业需要消耗企业的资源,资源就是生产的成本项目;与此同时,一系列产品由企业作业生产出来[1]。

(二)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从狭义的观点看是指制造或执行成本时的控制。简言之成本控制就是让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尽可能地接近原设定的成本标准。从广义的观点看就是从企业利润长期稳定增长出发,全面而综合地对成本实施控制。这不仅是在已知的诸多条件下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对事后进行二次实施控制以达到初定的标准,而且是在成本形成之前的计划和决策阶段、研究开发阶段等,都对其成本进行了一定的控制[2]。

二、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成因分析

物流企业的产生相比于其他企业来说就相对较晚。物流企业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其他费用。目前,我国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并未得到完善。

(一)订单处理成本现状及成因分析

物流企业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订单。目前物流企业对于订单的处理效率低下。一些企业做不到顾客下单后尽快处理并发货,因此丧失了部分客户。原因在于企业未能研究开发出高科技自动化订单处理软件,例如可以开发软件来实现订单的即刻处理,对于客户的地理信息进行区分,为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打好基础。

(二)储存成本现状及成因分析

物流企业必不可免地需要存储商品。而储存成本较高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良好的库存管理系统。一些企业仍然雇佣员工来实地进行存货的清查等工作,浪费了时间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对于员工的开支。有时,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还会造成企业的巨额损失,更有甚者会对公司的财物进行偷窃,也损害了公司的利益。

(三)装卸成本现状及成因分析

装卸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产品的损坏。一些必不可免地损坏属于企业正常的损耗,但往往实务中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损坏。可能由于装卸人员的不留心造成额外的损失,同时如果损坏的商品直接送交到客户手中,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商家收到顾客的投诉后将不会再选择与该物流企业合作,降低了企业形象的同时,又使企业丧失了部分购买商。同时,一些企业单纯靠人工实现装卸过程,装卸速度慢,降低了效率。

(四)包装成本现状及成因分析

运输过程中要对商品进行包装以免造成商品的损坏。物流企业缺乏对商品的分级管理意识。对于商品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来区别对待。如果所有商品均采用统一的包装,必然会造成包装原材料的浪费。同时,物流公司的包装一般是选用纸质箱子,浪费资源的同时也会造成对大自然的过度消耗,说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环保意识。

(五)运输成本现状及成因分析

运输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运输成本过高原因在于企业未能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运输方式等。例如,处理订单时未做好相应的记录,造成未能合理规划最节省的运输路线。一些企业在追求快速送达商品这一目标时,选择了最快的航空运输模式,但成本相对较高。

(六)配送成本现状及成因分析

配送是物流企业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也不容忽视。首先,企业对于配送的客户清单没有做到仔细合理地规划。对于同一个城市,也可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不必要的环节上。其次,现实生活中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客户查阅到购买的商品已经到达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但是很久之后才收到了货物,网上购物盛行的今天,很多客户期待自己购买的商品能够尽快地送达自己手中,这样就会造成客户的抱怨,最终可能不会选择配送过慢的企业。

三、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会带来成本削减的乘数效应。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与资源活动直接相联系,对各种成本追本溯源,有利于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成本的削减作为节省开支的方式能够产生连锁正面反应。一方面会提高物流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盈利水平的提高一定意义上保障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资本充足也为价值链优化奠定基础[3]。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控制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一)确定成本对象

将作业、资源、产品作为成本对象。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不能仅仅选择其中一种作为成本对象。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一种作业消耗了多种资源,一种产品也消耗了多种作业。

(二)确定成本库

确定成本库的前提是对企业发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分析。物流企业发生的作业主要包括:订单的处理、储存、装卸、包装、运输和配送等。成本的归集需要人员细心地执行。因此,物流企业可以确定六个成本库:订单处理成本库、储存成本库、装卸成本库、包装成本库、运输成本库、配送成本库。

(三)将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作业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要分配到最终产品,需要以成本动因作为分配的标准。即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数的量化,其中,动因分配率的公式为:

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成本动因数。

物流企业的作业数量相对于其他企业更多,想要做到为每一个作业确定一个成本动因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如果把所有动因都合在一起又会产生误差。因此,在进行作业成本的分配时需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原则:首先,选定的成本动因与实际作业消耗之间的相关性应从现有资料中易于分辨。其次,选择信息容易获得的成本动因,以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为避免作业成本计算过于复杂,要筛选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影响的成本动因。最后,而对于成本动因数量的确定,一方面,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物流成本系统所需要的最少成本动因数目取决于其要达到的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程度及物流的复杂性,管理所需信息越准确、物流越复杂,物流成本动因数量应越多;另一方面,成本效益原则决定了作业成本库并非越多越好,相应地限制了成本动因的数量[4]。

(四)计算作业成本

成本计算对象分配的作业成本=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作业成本动因数×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成本计算对象的物流作业成本=成本计算对象分配的作业成本之和。

(五)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的绩效评价

对于企业进行的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应该定期做出績效考核以及绩效评价。具体时间可以视企业不同情况而定,小型企业可以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与评价,而大型的企业应选择每半年或者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绩效考核与评价。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相当于对企业的过去进行了良好的审视与评估,方便为企业未来的成本控制指明方向,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物流作为新兴行业,为企业带来了利润的同时也展示出其本身的不完善,缺乏经验。做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更多的利润,而对于全社会来说又有着重大的意义。物流企业必须熟练地掌握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胡宁.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王丹.HY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 姚亮.作业成本法在速递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肖美英.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Abstract:So far,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ccurate cost accounting method.Logistics enterprises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y didnt have sufficient experience.In order to achiev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st control, enterprises should master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skillfully.Taking advantage of activity-based cost method, the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other information users can make better decisions.

Key words:activity-based costing;logistics enterprises;cost control

[责任编辑 吴明宇]

猜你喜欢
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成本控制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