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现状与问题

2016-05-30 10:46董伟武金娇程银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广西高校高等教育价值

董伟武 金娇 程银

摘 要:全面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近年来高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属于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成敗。因此,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正视当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对广西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广西高校;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86-04

一、引言

全面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近年来高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属于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成败。因此,认真贯彻和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有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正视当前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对广西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此同时,还存在许多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地方。正如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提及高教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的,改革“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问题上早就破题却进展迟缓”[1]。可见,我国高校改革呈现积极动态的同时,仍存在着许多关乎体制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问题。广西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其管理体制的深化和改革也呈现出现实的价值。

(一)落实中央与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

《决定》从顶层设计上明确阐述了高校改革的纲要,总体部署了改革的四大任务:一是改革现有教育模式;二是逐步缩小地域、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三是全面优化教育结构;四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这就为广西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改革依据,为进一步规划广西高校体制改革做了总体性要求。因此,切实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要求,是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总部署。

在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进程中,广西自治区党委和区政府根据广西实际情况和地域优势,深化广西高校教育改革,并制定了《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从中明确指出了“针对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政策举措,着力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2],以及对“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分类指导,示范引领”做了规范要求。并指出:“加强顶层设计、全局谋划……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特色发展。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创建,为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路子、提供借鉴。”[2]从中不难发现,中央的顶层设计和自治区高校教育的发展实际,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做出了迫切要求。因而,认真落实好中央与区党委、区政府的战略决策,整体上把握住高校体制改革的方向性原则,不断地推进高校体制改革的完善和发展。

(二)适应广西高等教育形势变化

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落实和贯彻落实中央与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更是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既是“富民强桂、人才强桂”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富民强桂、人才强桂”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社会经济要取得持续良性发展,离不开大批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早在1985年,改革开放伟大设计师邓小平就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3]可见,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重大要求,而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要靠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较快,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因而也对广西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富民强桂、人才强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进而为广西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

第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丰富了国家现代化的内涵,是对改革目标的拓展和延伸。这也从整体上对广西深化改革和发展做了新的要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广西高校走向国际,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旧有的管理体制,克服和革除旧有管理体制的弊端,由“管理”走向“治理”,由“治理”转向“现代化治理”。

(三)破解广西高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问题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指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4]那么,如何正确看待热点问题,破解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遵循高校教育发展规律,是进一步推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近年来,群众对小学补课、中学择校、大学管理培养等问题十分关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也十分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呈现出反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抓住和把握住这些热点难点问题的根源,只是局部地或表面地做了一些简单调整。从根源上看,破解广西高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根本举措在于全面深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广西高校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在发展中进行变革和完善,但在面对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高校教师是否应该担任行政职务、高校行政化弊端问题、官本位思想问题、教授委员会自治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问题主要在于高校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步伐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改革相对滞后。与此同时,由于高校行政化管理体制弊端日益显露。致使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学术自由和高校科研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是一种似“行政”而“非行政”,似“学术”而“非学术”的混合状况,违背了高校发展的规律。另外,高校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其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的自治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校重大的决策和制度制定中,学者及学术组织参与决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较少,严重影响了他们对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广受群众和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得到有效的破解,还必须回归到全面深化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上来,从根源上去寻找突破口,这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一环。

(四)打造广西高等教育升级版

随着广西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广西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校改革,2014年1月所发布的《中共广西自治区委員会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中,对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明确的战略部署,这就为广西的经济发展和创新事业提供了教育保障和人才支撑。近年来,广西迎来了前无仅有的发展机遇,正如秦斌厅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不断深化,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速推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区带来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5]李克强总理也同样指出:“广西要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5]这就对广西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面向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的人才,才能为广西的良好发展输送新人才,紧紧抓住和把握发展机遇。新科技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以“就业”为导向“招生”,更要以面向“市场”为目的培养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对现行高校管理机制的运行提出了新要求。就目前来看,高校“行政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存在着众多弊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转型期,也需要高等教育为广西的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广西打造经济升级版输送创新型人才。目前,科技创新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教育为广西产业、经济的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这需要在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的同时,继续打造广西高等教育升级版。不断进行高效管理体制的改革,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机制障碍,推进广西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高校与政府的关系调整,以及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调整两个方面。近年来,广西高校紧紧跟着中央改革步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迈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广西打造经济升级版输送了大批创新型人才,推进了广西高等教育升级版的向前发展。但总的来看,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府对高校的宏观管理不够微观干预过多,学术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关系不协调的状况,以及改革效果评价上呈现出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排他性。

(一)政府对高校的宏观管理不够,微观干预过多

在政府对高校宏观管理上,有必要先来看下李春玲和肖远军的一组数据调查,“调查发现,72.5%的高校认为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一方面越位,另一方面又缺位,甚至有10%的高校认为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是‘无边界的。”[6]这主要由于政府集办学者、管理者、举办者于一身,致使政校不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没有实行好政府的职能以及职能的转变,政府应该怎样履行职能,以及履行什么样的职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对此做出规定:“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高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而在具体的实际管理中,政府并未转化职能,对高校的宏观管理上缺位,缺乏相应的宏观管理。而对高校的具体办学活动和内部等事务等直接干预,导致政府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微观化,宏观管理相应缺位的现状。

(二)呈现出学术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关系不协调的状况

“每个大学能否健康发展就在于校内由哪些人主持。”[7]这是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对高等教育改革及发展前景的看法,直接说明了对高校改革主体选择的重要性,这不仅决定着高校改革的模式,而且事关高校的健康发展的大局,主体的选择主要是在学术群体和行政群体之间进行。在这对群体中,就目前来看,在高校的管理上,仍然是行政群体强于学术群体,学术群体处于相对弱化的状况。而高校则是以“高深知识为基本材料和以其内在逻辑构建发展的,学术群体是高校‘传承和创新高深知识的主体”[8]。并且,高校“权力的一个主要来源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科学研究者——教学人员。知识的权力是这个系统的基本部分,它不同于等级层次结构”[9]。显然,高校或其他社会团体对学术群体的尊重就是对高校基本材料和职能的尊重,也是对高校回归本质的尊重。因此,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必须要将学术群体纳入决策机制的主体层面,参与决策。改变过去行政主体强化与学术主体的不协调状况,让高校真正回归到学术的本质上来,正如美国田长霖博士提出的论断一样,“在美国看哪一个大学教授会权力大,哪一所大学就出名。”[10]就充分说明了学术群体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重要性。从目前来看,全面深化广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还没有突破这一难关,建设地方研究性大学的目标更需要由行政化向学术化的转变。

(三)在改革效果评价上呈现出学术标准与非学术标准的排他性

总体上,高校改革效果的评价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学术标准;二是非学术标准。非学术标准是指除学术标准外的其他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政治性标准、经济性标准以及社会性标准等。这些非学术性标准,通常会无形中把高校当作是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或者社会组织来看待,从而忽视了高校的特殊性。而学术性标准的评价,通常把高校看作是单纯地追求学术、科研、教学的发展机构。从表面看,这两类评价标准似乎是一对矛盾体,相互排斥,难以相容。但从高校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来看,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高校能够作为社会组织为社会输送大批先进人才,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推动时代的步伐,这主要源于高校是高深知识的存在,是传承和创新的存在。因而,在高校的改革中,人们更应该依据高深知识的内在逻辑铸造高校的钢筋铁骨。而高深知识越发展就能体现出学术的自主管理,促进学术的巨大进步。这种学术的进步并没有也不会完全排斥其他的非学术标准,而是使其他非学术标准在评价中以学术标准为核心,以创新科研为主的学术评价。就目前广西高校管理体制中评价标准的改革来看,非学术标准用于高校管理体制与评价效果过多,不能从客观上有效地反映改革效果和学术成果,这两类标准的排他性就彰显了出来,进而导致学术标准和非学术标准在改革评价效果上各自适用性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深化广西高校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强有力地纠正这一偏差,强化学术标准的杠杆作用,使广西高校改革沿着健康良好的道路进行。

参考文献:

[1] 丰捷.高教改革需要大手笔[N].光明日报,2009-12-16.

[2] 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N].广西日报,2014-02-06.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4] 周德义.关于当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67-71.

[5] 何世明,欧金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打造广西教育升级版[J].广西教育,2014,(2).

[6] 李春玲,肖远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路径选择——基于Z省的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23):7-10.

[7]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2.

[8] 肖瑛.关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若干关系问题的反思[J].教育与现代化,2004,(4):13-19.

[9] [美]弗里斯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M].李柱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14.

[10] 田长霖.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美国伯克利大学校长田长霖在北京大學和“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学术报告

会上的讲话(摘要)[J].世界教育信息,1997,(1):1-6.

Abstract:The deepening reform of colleg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is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but also the Social Focus of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which concern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Therefore,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uangxi,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necessity of deepening reform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Guangxi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o fac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higher education;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necessity

[责任编辑 陈 鹤]

猜你喜欢
广西高校高等教育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广西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广西高校图书馆网上资源荐购服务调查与分析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