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社盟长”之吴伟业

2016-05-30 15:47薛翔
收藏与投资 2016年11期
关键词:梅村吴氏文坛

薛翔

古文献中有顾樵这个人,字樵水,吴江人士,并有诗、书、画“三绝”之目。天渡楼藏其小楷书自作诗《春日村居即事》扇面一件,上题有“呈梅老社盟长祈教政”字样。其题语的恭谨态势显示出这件作品被赠予人之身份是非同异常的,这个“梅老社盟长”不是别人,正是声名显赫的文坛巨匠吴伟业。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他稍年长于顾氏,二人相处也在亦师亦友之间。故顾以单字“梅”称之,这是文人间显示密切的惯用型。

吴伟业,太仓人。当时的学界领袖张溥慧眼识珠,对家乡存在的这位风流少年关爱有加。这对吴伟业来说,当是人生遭遇的第一个佳缘。1631年,吴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的成绩取得进士。崇祯帝终以“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字在他的试卷上做出了终审判决,并特许他當年衣锦还乡,迎亲成婚。立业又成家,这双喜临门的喜悦对一个二十冒头的小青年来说,不能不说是沉重了点。

其后,在明(包括南明弘光朝)、清两朝,吴氏出任了不少职位,作为身处动荡、黑暗、裂变时代敏感位子上的他,自然给后世学人留下不少扑朔迷离的争议与诉讼。同时,从吴氏所留下之编年有序的大量诗文,人们也会发现一颗几经周折、饱受磨难的心。

吴伟业首先成就在诗歌创作方面。《四库全书总目》以“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眼之致”论之,而更能以七言歌行体自成一家,史称“梅村体”,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然而,鉴于吴伟业用世之心的淡薄,后人在对其历史行为的理解上,往往要比对钱谦益做出更多的宽容。

“梅村体”的形成,依然脱离不了这样一种历史情境,即于崇祯二年在苏州虎丘正式立盟成立的复社,其发起与主导者即为吴氏的乡人张溥、顾梦麟。在十七世纪的中国,他们引导学界走上了一条与社会现实相切合,与黑暗政治相抗战,主张学术民主、思想自由的创造之路。吴伟业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于其中,幼小心灵历经了被树造的过程。作为与陈子龙、杨廷麟等一代英豪为同科进士的他,很快就在复社形成了大幅面的影响。当然,像顾炎武、黄宗羲这样的思想大师的加盟,是复社尤为深刻的基础。

笔者尚有缘见过伟业先生所致常熟王翠函札一通,它见证了其二人之间的友谊,王翚赠画以贺先生新居,先生则允诺赠诗以谢答:

“茅堂初成,得赐妙染悬之堂右,便足廻斡迭化,不藉寻常,草木始有春色也,当别作一歌奉赠先生,此布谢不一。弟吴伟业顿首,耕烟先生我师。”

顾樵以“社盟长”称之吴伟业,自然是对吴氏在文坛、社盟地位的一种肯定,是对同道的一种崇敬。这个“长”,包含了尊长、长辈、学长等多重同向的内涵。在结社立盟之风兴盛的十七世纪文坛,士子学人往往用“社长”“道长”“学长”“道坛”“词宗”“词盟”“社兄”“社丈”“词丈”“社翁”“老祖台”等称谓,去尊称那些在他们眼里有德行、有诗成、有地位的长辈或同辈甚至晚辈。这样的流行式、惯用型,大多存在于十七世纪的书画作品题识中。而从十八世纪中后期,书画题赠的称谓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带有浓重江湖气息的用词开始大量出现,诸如某某“世兄”,某某“三兄”、“五弟”,某某“兄台大人”等,当为其历史时境中社会流变的反映。

天渡楼亦藏有吴伟业的一件行书作品,“始信一生误,未来天际看。乱峰经数转,远水忽干盘。独立久方定,孤怀骤已宽。亦知归径晚,老续此游难”。“莫嫠峰”为其丁未(1667年)三月廿三日所作诗,是题赠给“朗公(其人待考)道兄”的,这件作品反映出作为“画中九友”的吴伟业,其书法在“苏(东坡)、米(襄阳)”之间所具有的功夫。

猜你喜欢
梅村吴氏文坛
庚寅孟夏访黄梅东山问梅村
轮椅上的好医生,发明“吴氏膏药”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梅村体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论清初士大夫文人的戏剧创作
听瓜婆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