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白杨

2016-05-30 00:25刘永军
大作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托物小河边伤痕

刘永军

这一段时间不知怎么了,天也好像老是与我过意不去。你看天,灰蒙蒙的,铅灰色的云笼在头顶,给人以沉闷、压抑乃至窒息的感觉。我呆呆地坐在小河边,暗自垂泪,愤懑、凄苦、悲凉,多种伤感时时袭扰着我的心。我流泪幽泣,时而愤怒地抓起地上的石子向远处撇去……

想想最近时间一连串的挫折、不顺,特别是考试的不理想,喉间又涌上了几丝痛楚的哽咽。小河静静地流,毫不懈怠。条条河流归大海,可我的归宿在哪里?

茫然地看着熟悉的小河,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知所措。忽然有一株树的倒影映入眼帘。抬头看,那株小白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这,不是茅盾先生笔下“英勇斗士”的形象吗?风拂杨叶,哗哗作响。白杨,你是在可怜我,你是在安慰我,还是在鼓励我?

不知为什么,傍晚时分,天又阴暗了下来,一如我那灰色的心情。夜间,暴雨骤至,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次日清晨,许多人跑向村北小河。我也走过去,见那株白杨昨夜被狂风吹折,倒在小河中。

有个老人,背着手,在小树旁踱了几圈,看了看说:“扶起它,兴许还能活。”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扶起。我摸着断痕,那儿有黏液渗出。白杨啊,这可是你流的泪?

那棵小杨树到底能不能活?我心里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惑着,过了几天,我再去小河边,那株白杨的叶子已经微黄,有几片飘落下来。可怜的白杨树!从此,我不再去河边——我不愿,也不忍看到白杨死去的惨景。

转眼又到了春天,那一次我去小河边散步,将近小河,受内心某种微妙感觉的驱使,我抬起头,把目光移向那株白杨。那白杨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依然是笔直的干和枝,依然是那么挺拔耸立。那初抽的新叶,似乎比以前更绿更亮。树干上还带着伤痕,然而正是这伤痕,明白地显示出它不屈不挠的气质!

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惊喜,跨步来到白杨跟前,紧紧地盯着它,细细地打量它,深深地体会它。白杨啊,你莫不是想送我一份生活的启迪?你莫不是想告诉我顽强奋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你莫不是在鼓励我要努力奋斗下去?

春风轻轻地吹在我身上,小草也争先恐后地向地面挤,我感到眼前一片光明。今后的路,我要好好地走下去……在我心中有一株白杨,一株坚韧、挺拔、不屈不挠的白杨!

美点探微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起兴的手法。文章的第一段描绘了一幅阴云笼罩、愁云惨淡的景象,为下文抒发复杂伤感的心情创造了特定的环境,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正是这种“窒息”的环境烘托出作者“愤懑、凄苦、悲凉”的心情,给人一种寓情于景的感受。第二段以“小河静静地流,毫不懈怠”起笔,引起作者“条条长河流归大海,可我的归宿在哪里”的感情与联想,这也是起兴,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考试失败后的心情是矛盾的。第三段写小白杨的外形,由此作者联想到“英勇斗士”,含蓄地向读者显露了自己的心境。然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起兴中的联想手法,以“风拂杨叶,哗哗作响”托物起兴,引起了作者的诸多联想:小白杨是在可怜我,安慰我,鼓励我?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小白杨遭受的不幸。借写小白杨的不幸来象征作者的不幸,二者的关联较为隐蔽含蓄,使得下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深长。最后写作者散步时见白杨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它的杆和枝依旧是那么挺拔耸立。那初抽的新叶,似乎比以前更绿更亮。树干上还有伤痕,显示出它不屈不挠的品格。由此引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顽强奋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对待生活中出现的挫折要像小白杨一样坚韧、挺拔、不屈不挠。这同样是成功地运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文章的主旨也完全被表露了出来。

这篇文章写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文中多次运用起兴的手法,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是一篇较好的托物起兴的文章。可见好的起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能把读者引入文章的意境之中,体会出作者所着意表现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产生旨深意长的审美感受。

猜你喜欢
托物小河边伤痕
萨拉热窝:一座美丽而充满伤痕的城市
树叶像冰糖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夏天的小河边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
《归来》与“后伤痕”叙事
大画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