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业堂藏有关日本书籍研究

2016-05-31 03:14
浙江档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礼记藏书正义

浙江自古“人情开涤,民物丰昌,膏腴所萃,人文蔚然”,尤其是“乡邦之文献,为后来之矜式”,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藏书楼。刘承干在《吴兴丛书序》中提及的就有许多:

溯自同光以来,际中兴之会,吾浙士大夫多好搜罗古籍,表彰先哲。其藏书之富,如钱塘之丁氏,檇李之孙氏,归安之陆氏,彰彰在人耳目者。浙东则绍兴之徐氏,太平之宋氏,金华之胡氏,瑞安之孙氏,亦皆家富缥缃,均有先哲丛书之刻,传之海内[1]。

其中“归安之陆氏”指的就是在湖州建皕宋楼的陆氏。皕宋楼专藏宋代、元代旧板书,其藏书以校订精审、学术价值颇高而闻名于世,并与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海源阁、浙江杭州八千卷楼并称“四大藏书楼”。但皕宋楼主陆心源去世后,其子陆树藩因救援“庚子之役”蒙难难民、参与顺直救灾活动身负巨债[2],在日本人岛田翰的牵线下,无奈将皕宋楼珍籍卖给了日本静嘉堂文库,此举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全国学子动色相告”。

在“日本书贾之辈重金来都下者,未有穷也”的危急时刻,刘承干“毅然以斯文为己任,海上书舶,悬金以待其至,通都故家之藏,不经而自出”。于是,一大批珍贵书籍纷纷归入嘉业堂,这其中就包括了许多从日本传来的珍贵书籍。

一、嘉业堂藏有关日本书籍的数量

据《嘉业堂藏书志》记载,嘉业堂中有很多书籍与日本有关,据笔者大概统计,就有以下几种:

序号 书名 内容1 周易正义十四卷(影写本) 影写东洋单疏本,分十四卷旧第也。(第1 4 3页)2 尚书正义二十卷(影宋钞本)第时未知单疏本海内尚存,亦未见两刻,讹误良多。今原本藏日本枫山官库,此即照原本影摹。(第1 3 5页)

序号 书名 内容3 论语征十卷(传钞本) 日本物茂卿著。(第164页)4 广韵五卷(元刻本)有“岛田翰读书记”印,并附美浓纸题跋。翰字彦桢,为日本汉学家岛田重礼之子,在内府图书寮。(第179页)5有“德川氏图书记”“细□梅华书屋”“伊泽氏酌源堂图书记”“汤岛狩谷氏求古楼鼎书记”诸记,俱日本收藏家印章。(第407页)6 祖庭事苑八卷(宋刻巾箱本)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明刻本)旧为日本毛利史藏书,卷首有“佐伯文库”记。(第485)7密庵和尚住衢州西乌巨山乾明禅院语录(日本五山本)(第489页)8 崇福语录一册(日本刻本) (第491页)9 横川和尚语录二卷(日本五山本) (第491页)10 白氏长庆集七十卷(日本活字本) (第516页)11 周易六卷(钞本) 影摹日本古抄本。(第1194页)日本古钞经书,唯《礼记》与《左传》为最少。山井鼎《考文》所据祗一通,森立之《访古志》所载祗二通,此其一也。(第1210页)13 毛诗(单疏四十卷) 予已刻《周易》《尚书》单疏全部,既又得《毛诗》单疏四十卷于日本。(第1245页)14 礼记正义(卷子本) 《礼记正义》卷子本,只存两半卷,从东洋旧卷影写。(第1246页)15 春秋正义(残本) 先得二册于日本,后罗叔言学部复得二册,一并刻之,以贻学者。(第1247页)12 礼记二十卷(钞本)

嘉业堂藏书总数共计六十万卷、二十万册,而《嘉业堂藏书志》只收入一千七百八十部书籍(其中包括复本八十部六十七种),因此《嘉业堂藏书志》收入的藏书只是嘉业堂藏书楼中藏书的很小一部分。我们可以想见,嘉业堂藏书中应该还有更多有关日本的书籍,有些书籍甚至还有复本:

余於日本竭力搜求古钞本,《易》《书》《诗》皆有数通,《左传》有卷子本,独《礼记》除此本外祗有残本二通,盖彼土习此经者亦少也[3]。

从中我们可知道,《易》《书》《诗》本子至少在两种以上,《礼记》虽是残本,但也有两种。

二、嘉业堂藏有关日本书籍的类型

嘉业堂所藏有关日本书籍虽然数量不多,但种类十分繁杂,有些书籍经历几番波折才最终为嘉业堂所收,刘承干藏书之艰辛由此可见。

第一,回流书籍。嘉业堂所藏有关日本书籍绝大部分属于这一类书籍,由中国人所著,在国内刊刻,后由于各种原因远渡重洋,被日本汉学家所收藏,最终又回流中国,回流历程可谓曲折。

宋刊《附释音春秋左氏传注疏》六十卷,卷首页有“岛田轮家损精力所聚”一印,可知此书曾经为日本人岛田轮收藏。岛田轮为清末日本著名藏书家,皕宋楼藏书就由他从中牵线介绍,卖入日本静嘉堂文库的。不想他本人所藏之书,又为嘉业堂所收获。

《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有“‘德川氏图书记’‘细□梅华书屋’‘伊泽氏酌源堂图书记’‘汤岛狩谷氏求古楼鼎书记’诸记,俱日本收藏家印章”[4]。狩谷号掖斋,别号六汉斋老人,曾经注过《日本现在书目》《倭名类聚抄》,也是当时日本藏书十分丰富的藏书家,其收藏的书籍回流中国,也属难得。

第二,日本刻书。嘉业堂藏书中也有一定数量的日本刊刻书,这些书原本为中国人所著,传入日本后,日本国内对其进行重新刊刻出版,如《白氏长庆集》七十卷日本活字本、《密庵和尚住衢州西乌巨山乾明禅院语录》日本五山本、《横川和尚语录》二卷日本五山本等。

《白氏长庆集》为唐代白居易作品集名,本书因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编集出版而得此名。吴昌绶在其志中说:“此日本活字本,活字宋高丽国所制,后为日本所得,庆长、元和间用以印书。为那波道圆所印,在彼帮几与五山版并重。”[5]

密庵禅师(1118—1186),俗姓郑,号密庵,福建福清人,先后主持衢州西乌巨山乾明禅院、杭州灵隐禅寺、明州太白山景德禅寺等。横川和尚(1222—1289),俗姓林,字子璞,号横川,今温州人。宋咸淳四年为临安净慈寺首座。《白氏长庆集》和《横川和尚语录》两部书为两位大师的语录,从中国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加以翻刻,刻本又从日本被引入中国,中间曲折可想而知。

第三,日本人所著书。在嘉业堂所收书中,也有日本人所著之书,《论语征》十卷就是由日本人物茂卿所著。 张峙亭在序言中详细叙述了《论语征》十卷传钞本传入中国的经过:

乾隆三十九年,诏开《四库全书》馆。天下藏书家俱踊跃进献,且有海外诸国。日本国物茂卿所著,有《七经孟子考文》与《论语征》二书。是时《四库》所收,仅得《考文》一书,《论语征》无有也。后阮芸台先生巡抚两浙,问及此书,间有知其书名者,于是芸台具馔,请商人於日本者购之。诸商至日本长崎岛,见圣庙先生,盖孔子庙中之教官也。教官曰:我庙中无有,岛中又少读书人,我当详请将军。然诸先生必须馈礼,因此书板已损,我国亦贵重也。乃具绸绵、苧布等,约值白金百两,馈将军。将军启国主,送出三部,商人归,以一部送芸台先生,一部送李煦斋先生,一部存於万氏。余亟至万氏借观,知茂卿采汉、唐注疏及各家之说,朱注间有存者,有驳者[6]。

请商人于日本、询之于教官、具白金于将军,其中艰辛不言而喻。

三、嘉业堂藏有关日本书籍的价值

从《嘉业堂藏书志》中所收有关日本书籍的情况看,这些书绝大部分都是版本较好且学术价值较高的书籍,是嘉业堂藏书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

(《尚书正义》二十卷)今原本藏日本枫山官库,此即照原本影摹。钞手虽未精,而行款不失。绝传之本,今竟重出,不啻为古人续命[7]。

《尚书正义》二十卷“钞手虽未精”,但确是“绝传之本”, 缪荃孙以“不啻为古人续命”评价,此书价值可见一斑。

刘承干对从日本回流的书籍也是赞赏有加:

《礼记正义》卷子本,只存两半卷,从东洋旧卷影写。前所得《周易》《尚书》俱全,《毛诗》缺前七卷,《左传》止剩五卷,此本更少,仅存其名。然《易》《书》《诗》传同是方册,此却是卷子旧式,惟太少耳,然已足订阮本之误。……不但阮氏刻《注疏》时未见,即《经籍访古志》亦未收,真属秘笈[8]。

《礼记正义》卷子本虽然只存两半卷,但阮氏刻《注疏》和《经籍访古志》都没有收入,我们可以将之与国内各版本《礼记正义》进行校雠刊对,校订各版本的差误,这样更有利于还原著作原貌。《礼记正义》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将其称为“秘笈”无可厚非。

虽然大部分日本书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刘承干并没有盲目跟从,一味地奉日本书籍为圭臬,而是以藏书家的严谨态度、学者的公正心态,客观地看待这些书籍,对于书籍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在《周易正义跋》中就说:

日钞本伪字破体,触目皆是,重文均空格,悉为改正补足,不得奉日钞为金科玉律,谅原本不如是也[9]。

书中存在的“伪字破体”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书籍的价值,刘承干实事求是地道出了“不得奉日钞为金科玉律”的忠告。

注释与参考文献:

[1][3][4][5][6][7][8][9]繆荃孙、吴昌绶、董康撰,吴格整理点校《嘉业堂藏书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9页、第1210页、第407页、第517页、第164-165页、第135页、第1246页。

[2]《书去楼空的皕宋楼》,《浙江日报》2010年7月2日第16版。

猜你喜欢
礼记藏书正义
SOUNDS OF THE VILLAGE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半途而废
天一阁藏徐时栋藏书题跋考释
文明
西夏文草书《礼记》异文一则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珍惜每一本藏书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