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平台运行模式及未来发展路径分析

2016-06-07 09:49胡祁北京工商大学
上海保险 2016年5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会员监管

胡祁 北京工商大学



网络互助平台运行模式及未来发展路径分析

胡祁北京工商大学

网络互助是新兴的一种互助模式,目前已经有多家网络互助平台建立。其主要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以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之间的区别入手,分析网络互助的内涵。然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大网络互助平台从入会条件、保障内容、资金管理、运行监管模式、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解读,最后探讨网络互助平台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一、引言

2015年10月2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互助计划”等类保险活动的风险提示》,指出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类似但不是保险,其与相互保险在主体资质、经营原理、法律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网络互助与相互保险在发起模式、运行机制、理赔环节等存在相似性,的确容易给用户造成混淆。我国目前的网络互助平台主要有e互助、抗癌公社、壁虎互助、夸客联盟、互助家等近10家。而在相互保险公司方面,国内目前仅有一家获得保监会批复的相互保险公司即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由于相互保险和网络互助二者易混淆,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网络互助的内涵,然后选择e互助、抗癌公社、壁虎互助、夸客联盟四大网络互助平台进行解读,主要从入会条件、保障内容、资金管理、运行监管模式、退出机制等方面分析网络互助平台的特点,并针对涉及到的平台设立、运行、退出等方面的监管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最后,本文探讨了互助平台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即向相互保险公司或纯公益类组织转型,或继续以网络互助的形式深入发展。

二、网络互助的比较分析

(一)网络互助与相互保险的区别

《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对相互保险的定义是,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网络互助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撮合功能将同一风险类型的会员集合起来,会员之间通过协议承诺风险共担,并且采取小额保障,避免个人负担过重。网络互助计划沿袭了保险产生之初的互助模式,这也是网络互助计划与保险模式非常类似的根本原因。单纯从精算抑或付费方式等某个层面比较二者的区别,都是不全面的,但倘若从基金筹集、资金管理、政府监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二者的区别,则可较为全面地刻画二者之间的异同。

1.基金筹集

相互保险公司一般采取定期足额预交制建立偿付基金,专门运营。但网络互助的资金不归平台,没有沉淀资金,没有基金。这既可以规避政策风险,又可以降低互助缴费。

2.资金管理方面

相互保险缴纳的保险基金由保险公司进行分散化投资以获取收益,投资收益用来补充保险赔付支出。而网络互助平台所收集到的互助金均由第三方托管,平台不参与直接管理,以防止挪用、藏私等行为。

3.监管方面

相互保险公司和其他相互保险组织将被纳入保监会的监管范围,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一样受到保监会的各项监管政策影响。网络互助平台在现有框架内尚没有被纳入保险监管体系,主要靠平台自律。

4.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

网络互助的互助计划暂时还没有进行风险定价,互助费方面也没有专门的技术厘定。而相互保险经营业务明确,且风险同质化程度高,规模达到大数法则的基本要求,因此相互保险公司在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方面更为专业。

◤表 四大网络互助平台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二)网络互助平台与其他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联系与区别

在运营模式和基本理念方面,网络互助与众筹、P2P十分相近,都具有小额化、分散化、不以营利为目的等特征,在这种模式下风险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还能更多地保障低收入人群,社会效益非常突出。

但网络互助与众筹和P2P存在一定区别,众筹指的是集中大家的力量来做某件事,而互助指的是互相帮助,在网络互助平台中是基于互联网平台采用众筹的方式来实现相互保障的目的,同时达到P2P去中介化的效果。

三、四大互助平台解读

据财新网统计,网络互助平台主要是以互联网公司的形式通过微信、手机APP等方式开展业务。截止到2015年11月,已知的互助平台有10家左右,会员总人数接近100万。检索各平台发现,e互助平台是国内首家网络互助平台,主要针对癌症病患、意外事故身亡的互助;抗癌公社是一家旨在抗癌的互助平台,开创众保模式,以助人自助的方式为患癌会员筹集医疗费;壁虎互助平台由北京必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起和组织,是会员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相互保障组织;夸客联盟除了大病、意外互助,还针对社会上被老人碰瓷、遭受讹诈等需要进行维权的行为提供律师费、赔付费等筹资互助。

上表对四大网络互助平台入会条件、保障内容、资金管理、运行监管、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由此可见,网络互助平台的进入退出都遵循自愿原则。在保障内容方面,各互助平台的互助计划虽然有所区别,但保障内容主要都涵盖罹患癌症等大病和发生意外事故对家庭经济造成重大负担的事项。个别如壁虎互助还有针对讹诈等社会不良现象的互助行为。

在互助金的管理方面,平台都不直接管理,而是选择第三方金融机构托管,或是直接由捐助人将资金打入受助人账户。这样能保证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化,提高会员对平台的信任度。但互助资金在中间一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可以选择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投资机构,将这部分资金进行一个短期的投资操作,获取一定的利益。投资收益均给予受捐者,这样能使受捐赠者得到更多救助资金。

在平台监管方面,尚未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其进行严格监督,主要依靠平台的严格自律,因此发生互助纠纷时可能会出现会员无法处理的情况。建议设立专门的网络互助平台监督管理机构,对平台设立、资金筹集、资金管理、资金发放以及会员退出这一运行机制进行垂直监管。

四、网络互助平台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本文通过对各大网络互助平台的运行模式分析,认为网络互助平台在我国相互保险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空间。大多数商业保险产品价格昂贵,尤其寿险、健康险这类动辄上千上万保费的大需求险种,普通人难以负担。网络互助平台出现后,会员每次只需缴纳数元的费用,就能一直保障到老,任何人都能负担得起。本文认为,我们需要商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必要的保险产品,但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助平台获得额外的保障。抗癌公社负责人就表示,抗癌公社有意向相互保险公司转型。这样也意味着网络互助平台既可以转型为相互保险公司追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也可以保持自己的优势特点,以互助平台的模式一直发展下去,在相互保险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笔者总结了三条网络互助平台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一)继续以网络互助平台的模式深入发展

目前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互助事件的真实性确定、互助资金管理、互助平台监管等方面还有待改善。但互助组织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提供了一种新的保障风险的方式,并且因其个人缴费低而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网络互助平台具有其优势和独特性,如果能继续以这种形式深入发展,未来国家专门出台配套的监管措施保障其规范运营,网络互助平台将更为成熟,并为我国保险行业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转型为纯公益性组织

纯公益性组织就是类似“红十字会”“慈善基金”等慈善机构,不需要入会,也不规定分摊费用方式。在这种组织中,一旦有人发生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所有人均可以选择是否捐赠,且捐赠形式、捐赠数额无具体规定。其保障范围、保障期限与相互保险和网络互助都有区别。抗癌公社就类似于这样的组织,因此纯公益组织也不失为网络互助平台未来的发展路径选择。目前,关于纯公益性组织的监管问题越来越被重视,2016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对《慈善法》草案修改,如个人不能公开募捐、慈善组织公募权逐步放开、明令禁止强制摊派募捐等建议,对有关慈善行为进行了规范。因此,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下,转型为纯公益组织成为网络互助平台一条安全可靠的发展路径。

综上,关于网络互助平台未来发展路径的研究,有助于明确我国相互保险市场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作为网络互助平台的模式继续深入发展还是将平台转型为相互保险公司或公益组织,在相关监管措施能够成熟有效地保障其运营规范的情况下,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路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从微观层面上看,普通群众只需缴纳少数费用就能享受保险保障服务;从宏观层面上看,有利于促进我国相互保险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编者按:今年5月3日,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夸克联盟”等互助计划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针对互助计划与保险的差异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前期保监会已发布风险提示,并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部分经营主体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财务稳定状况存在隐患,消费者可能面临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承诺保障无法兑现、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由此可见,对于网络上比较热门的互助计划,监管层面还是强调风险防范和消费者保护为主。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会员监管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