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差生的学习特征以及改进策略

2016-06-08 00:05韩非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差生动机

韩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57-01

数学是学校的一门基础文化课,它承担着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训练学生思维方式、服务学生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 根据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调查及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就的相关因素的访谈,发现中专学校学生在上课认真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基本学习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一、学生学习问题的具体表现

1、计划与组织方面的不良习惯

如作业习惯不良的表现是作业前不复习所学知识;作业时不审清题意便下笔;不按规范作业、书写马虎;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不肯钻研,只会去问别人,或找到答案一抄了之;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或其他声像制品.

2、自我调节学习的不良习惯

学习用品乱堆乱放、经常找不到;不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开学初,不安排一个课本上下册学习的衔接阶段;期中考试前,不安排两周左右的复习阶段;期末考试前,又不安排总结、巩固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时间.只是不分轻重缓急地忙于应付、不分昼夜的打疲劳战.

3、思维方面的不良习惯

思维启动迟,对于新问题的揭示,是做还是弃?是猜还是解?往往要先权衡一番。其次,疏理已知条件无章法,寻找努力目标不顺利。抽象思维的必备基础形成迟缓、起点低,差生抽象思维一般需要经历先退后进的过程,退要退到最具体、最形象,甚至最原始的地步,而后从头开始。

4、自主性学习方面的不良习惯

因为高中数学学习呈现“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等特点,而中专生明显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他们仍旧习惯于老师讲一课练几课的学习模式,依赖于老师的逐题分析讲解,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5、对数学学习习惯的认识不足

很多同学将成绩好坏归因为天赋、作业量、粗心、态度等因素,而没有认识到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构建完整的学习环节与良好的思维模式,即使有所认识,也多数偏重于学习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对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作业几个方面具体要求缺乏正确认识和系统安排。

二、学生培养策略

1、动机激发策略

动机是影响学习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动机对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强度的大小、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来实现的,动机强度不仅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而且影响其长期发展的历程。由于中专教育的目标导向决定了数学教学要本着实用、有用的原则,但是学生又很难看到数学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显性作用,同时学分制的评价方式并没有真正实施。因此,导致了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不强,得过且过的状态。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兴趣,重塑学习信心。

2、学法指导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法的研究探讨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基本学习方法给予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三,是充分挖掘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使用,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抓关键期策略

抓住入学第一学期和每学期的期初、期中两个时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期初是学生新的学习的启动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导航,需要指引,这个时候,向学生提出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可以影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期中是学生一个阶段学习后的重要反馈阶段,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最有必要,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定型,不良行为得以矫正。

4、培养思维策略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数学的思维。数学差生在思维方面有很多不良的表现,如惰性思维、不善敏锐观察的钝性思维等,将思维习惯培养作为重点,特别是反思习惯,正如波利亚在指出学生解后反思的现状时所说:“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以后,也会合上书,去找别的事做.”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反思的督促,逐步将反思作为对学生的日常要求..

5、自主与导引结合策略

一方面,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学不得不面对大学面积的差生。使得教师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果低下,教学积极性降低,越来越感觉“有劲使不出”。学生没有兴趣,感觉学也是不会,学不学无所谓学习习惯,只有继续做差生。因此,习惯培养要坚持尊重学生、培养兴趣和主体参与意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数差生并不是差在知识上,而是差在是否有热情,是否主动去感知、去接受、去探索知识上。也就是说,要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下功夫,要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循序渐进的习惯。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建立之后,脑皮层就会根据刺激物的特点,依照稳定的先后次序和固定的强弱位置而自动地进行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活动,就不必再要别人去帮助提醒,也不必再花费什么意志努力。

6、激励强化策略

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种种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容易接近,但也容易忘记,不易长期坚持。所以采取经常性定期性的训练提示和表扬.激励的办法来强化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效果是比较显著的。通过教师多次的“做对了,表扬; 做错了,指正”的检测矫正工作,才能帮助他们既巩固已形成的良好习惯,又可能根据他们的实际,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激励他们的内在需要,发展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相信,只要通过努力,一定会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差生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