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唇式腹式呼吸配合在减少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

2016-06-15 15:46何虹范彬张玉红胡婷梅孟雪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缩唇腹式异位

何虹 范彬 张玉红 胡婷 梅孟雪

缩唇式腹式呼吸配合在减少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

何虹 范彬 张玉红 胡婷 梅孟雪

目的 分析缩唇式腹式呼吸配合减少PICC置管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0例行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行常规PICC置管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侧头行缩唇腹式呼吸配合。置管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统计2组PICC导管异位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置管异位8例,发生率5.33%;对照组28例,发生率18.67%;观察组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1)。结论 在PICC置管中患者配合以缩唇式腹式呼吸,可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加速血液回流,能有效减少导管异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缩唇式腹式呼吸;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异位

PICC以其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留置时间长,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PICC常用置管方式为上肢与躯干垂直的角度进行穿刺置管.置管后胸透确定导管位置。然而,PICC置管时因需跨越的血管行程长,加之静脉痉挛、静脉瓣、血管弯曲及血管解剖的复杂性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常有导管异位现象发生,据调查其发生率为4.0%~9.8%[2],甚至有报道异位发生率为12.5%[3-4],最常见的是异位于颈内静脉,其发生率为5.6%[5]。虽然临床探索了一些降低PICC置管异位率的措施,然而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6-8]。为分析降低导管异位发生风险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前瞻性研究法对300例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展开临床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接受PICC置管的300例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将符合条件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诊断及穿刺静脉选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岁。(2)恶性肿瘤患者,且需行周期性化疗药物输注治疗,穿刺部位为上肢浅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3)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可展开PICC置管。(4)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颈部疾病者及意识不清无法配合者。(2)有各种呼吸困难,不宜做深呼吸者。(3)有上腔静脉综合征。(4)腋下有肿大淋巴结压迫。(5)有锁骨外伤史。(6)有各种PICC置管禁忌症。(7)置管时不能平卧者。

1.3 方法

1.3.1 置管操作 患者置管所用材料为4Fr单腔Groshong PICC导管(美国BARD公司制造),操作人员及助手均固定,且均具有主管护师职称,已接受完整的PICC置管培训,具备PICC认证证书,已为1000例以上的患者展开过PICC置管操作。所有助手均对侧头法及缩唇式腹式呼吸法及要点有熟练把握,操作规范,长期配合PICC操作。2组在置管操作之前对患者病情认真评估,并为其展开规范的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法:(1)在接收置管医嘱之后先对患者进行核对,为患者主动讲解置管意义、目的、配合方法、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及并发症等。指导患者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2)静脉评估,对患者静脉弹性、直径、走行及凝血功能进行评估,对静脉和穿刺点加以确定,如有必要可行血管超声检查,查看静脉通常与否。指导患者良好配合,并对其是否掌握配合方法进行检查。(3)对患者信息再次进行核对,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外展上肢和躯干垂直,将操作区域暴露。(4)由助手对拟置管手臂肘上方10cm部位的周径,做好记录,对置管长度加以测量。洗手后将无菌穿刺包打开,将无菌手套戴好,对穿刺处皮肤以75%乙醇棉球进行擦拭脱脂,以聚维酮碘按照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顺序进行消毒并铺巾。(5)操作者将帽子、口罩及隔离衣穿戴好,以无菌生理盐水对手套上滑石粉进行冲洗。对导管进行预冲,查看导管完好与否及瓣膜功能是否正常。助手为患者系好止血带并告知其握拳。(6)送管方法,自穿刺套管中匀速、缓慢送入导管。(7)插管达到预定的长度之后将穿刺鞘、支撑导丝撤出,对导管尾端进行修剪并将连接器安装好,对回血情况进行检查,将正压接头接好,以20mL盐水对导管行脉冲,以肝素盐水展开正压封管。(8)对插管长度加以校对并进行导管固定,将孔巾撤除后按压穿刺点止血。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用X线对导管尖端所处位置加以确认,做好记录。

观察组PICC置管法:在展开穿刺置管之前让患者和已完成置管患者进行交流,指导患者掌握缩唇腹式呼吸方法,具体做法为:呼吸应缓慢而深长,一吸一呼的时间为15s左右,经鼻腔慢慢吸气并将腹部鼓起,在无法继续吸入时保持4~7s,然后保持如吹口哨那样的缩唇姿势缓慢呼气(回缩腹部)4~7s,至熟练掌握(见图1~4),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训练(以背景轻音乐为宜),充分向患者说明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穿轻便衣服,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主要是胸廓上部、肩胛带肌放松。适当咳嗽之后以温开水进行清嗓,避免操作中造成眼部不适或肺部不适而引起咳嗽。在成功穿刺之后缓慢送管,至导管尖端位置至肩关节时,嘱咐患者侧头配合,并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在呼吸时助手给予指导,置管者对患者的胸腹部气腹状况进行观察,在患者胸腹部抬起明显时开始送管,注意应匀速送管,当胸腹部下降时将送管动作停止,送管周期和呼吸周期完全重叠。在送管中若患者打喷嚏或咳嗽应将送管动作立刻停止,咳嗽停止之后重新建立新的送管周期,直到送导管到预测的位置时停止。

图1 吸气与呼气

图2 静态下姿势

图3 吸气时腹部鼓起

图4 呼气时腹部收缩

1.3.2 数据收集 对PICC置管患者资料进行登记,收集其年龄、性别、置管部位、疾病类型、置管长度、置管静脉、导管尖端所处部位等资料,以胸部正位X线摂片为依据,如有异位则记录具体异位部位。

1.4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情况、异位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异位判定标准:在完成置管时展开胸部正位的X线拍摄,若PICC尖端不在上腔静脉则记为导管异位。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PICC导管异位发生情况为观察组8例(5.33%),对照组28例(18.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颈内静脉及腋静脉异位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臂静脉及锁骨下静脉返折导管异位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PICC导管位置情况及导管异位的发生率[n(%)]

2组中25例颈静脉异位患者利用便携式超声仪直接扫查颈内静脉,发现异位后得以及时纠正,对照组中5例腋静脉异位、2例头臂静脉异位、1例锁骨下静脉反折,经重新建立无菌区,将PICC导管退出15~20cm,对穿刺一侧手臂进行调整,使其垂直身体,嘱咐患者将头向穿刺侧转并保证下颌与肩膀紧贴,辅以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均经一次性调整至上腔静脉下1/3段,患者一次性纠正成功率为91.67%;对照组2例、观察组1例患者在展开2次纠正时,以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并给予生理盐水推注,成功调整到预定位置。

3 讨论

3.1 导管异位影响因素 PICC置管过程中,由于血管管腔比较复杂、特殊,同时患者存在血管瓣膜或分叉解剖变异的风险,可造成血管分叉不到位或导管抵住瓣膜[9]。另外在置管期间患者易因紧张或疼痛等配合不佳,导致操作难度加大,极易导致导管异位,需通过合理有效的配合降低异位发生风险。

3.2 缩唇腹式呼吸配合PICC置管的原理及优势 导管异位是PICC置管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10-11]。已有研究发现,PICC置管患者行缩唇腹式呼吸可促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2]。缩唇腹式呼吸对患者手部的血管扩张发挥促进效果,升高指温并促使血流量增加,促使血管充盈,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腹式呼吸还可促使胸廓容积进一步增大,在深呼吸过程中胸廓上下井增大后胸腔负压可明显升高,上下腔的静脉压力明显降低,血管进一步充盈,血液回流加速,有助于PICC导管顺利进入上腔静脉,从而减少导管异位[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异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缩唇腹式呼吸在降低导管异位率方面意义显著。另外,人体颈内静脉口径比较大,为头颈静脉回流主干。人颈内静脉壁相对薄弱,和颈动脉鞘筋膜、四周肌腱相连紧密,管腔保持开放状态[15],便于导管误入。研究显示[16],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导管异位为颈内静脉导管异位,其发生率为3%~37%。本研究中,2组颈内静脉异位、腋静脉异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了缩唇腹式呼吸的使用优势。

另外,呼吸配合可缓解患者的紧张、疼痛等不良情绪。在PICC置管过程中很多患者易有紧张、焦虑等情绪,这均可对血管收缩及静脉血液的回流造成影响,部分患者有因紧张而憋气,导致胸膜腔压力增高现象[17],对导管的“顺流而下”有直接影响,可导致导管异位发生风险大大提高,而深呼吸配合可促使患者关注呼吸节律的保持上,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利于置管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中患者配合以缩唇式腹式呼吸,可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加速血液回流,能有效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 王秀华,王丽娟.三向瓣膜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245-247.

[2] 程乐梅,雍自庆,刘水秀,等.PICC置管错位于胸外侧静脉原因分析与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55-56.

[3] 陈向荣,王晓娅,李丽,等.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异位14饲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68-69.

[4] 邓健,徐廷惠,李成琳,等.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72-673.

[5] 周和清,扬蓓.PICC的X线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S):2009-2010.

[6] 张秋艳.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B):55-56.

[7] 胡倩,宋敏,李雪玉,等.3种颈部静脉阻断方法在预防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60-162.

[8] 吕玉芳,周小香,王晓珍.半坐卧位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70-1871.

[9] 张蕾蕾,王欣然.周亚娟.PICC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与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4):313.

[10] 管海丽,顾永芳,曹琳琳,等.DSA引导下微导丝调整PICC导管异位[J].护理学杂志,2012,27(3):49-50.

[11] 胡君娥,周志芳.PICC导管头端异位入颈内静脉正位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9,24(17):34-35.

[12] 刘芳,方少梅,叶诗敏,等.PICC置管及维护专项护理成本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07-808.

[13] 高玲.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74-2075.

[14] 朱大年.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5,108.

[15] 徐达传.系统解剖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5.

[16] Trerotola SO,Thompson S,Chittams J.Analysis of Tip Malposition and Correction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aced at Bedside by a Dedicated Nursing Team[J].J Vase Interv Radiol,2007,18(4):513-518.

[17]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56

江西 33000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何虹 范彬 张玉红 胡婷梅孟雪)

猜你喜欢
缩唇腹式异位
缩唇呼吸:肺气肿患者最好的呼吸方式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音乐疗法联合缩唇-腹式呼吸法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定量阻力呼气与缩唇呼吸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对比研究
探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