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

2016-06-15 15:46吴娜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产科母婴

吴娜

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

吴娜

目的 探讨和分析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分娩的产妇70例,在知情的情况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产妇护理质量、母婴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在心理状态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在产妇及婴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且能增强母婴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整体护理;产科;护理质量;母婴健康

手术是妇产科室进行治疗的最主要的手段[1],产妇在分娩时则会承受来自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紧张、焦虑等情绪,严重可影响产妇产后活动以及母乳喂养等[2]。若未得到相应的护理措施,则会影响母婴健康。许多研究表明,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3],医护人员在对产妇本身进行护理外,对产妇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进行护理。本文选择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和分析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35例产妇中,年龄23~38岁,平均(27.6±3.1)岁,孕周38~42周,平均(39.1±0.5)周,其中24例产妇为自然分娩,11例产妇为剖宫产。对照组35例产妇中,年龄22~39岁,平均(27.9±3.7)岁,孕周

37~42周,平均(39.7±0.6)周,其中25例产妇为自然分娩,10例产妇为剖宫产。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生产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产妇入院后定期进行探视,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相对应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由于大多数产妇为初产妇,分娩前易产生焦躁、紧张等情绪,医护人员应当耐心为产妇讲解产前、分娩中、产后应注意事项,并给予心理上的鼓励,使产妇树立信心。(2)产程护理:医护人员应对产妇的胎心图宫缩进行严密监测,在宫缩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使产妇降低紧张的情绪。在产妇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应不断鼓励产妇,多于产妇交流,并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指导产妇保持正确的体位进行生产,医护人员应正确地屏气用力进行腹压,帮助产妇进行分娩。(3)健康教育:在产妇分娩结束后,对产妇加强心理护理,通过与产妇之间的交流,让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医护人员应向家属示范正确的哺乳方法,通过讲座和宣传片的方式,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方法。并且鼓励产妇的自理能力,从饮食上调节孕后的恢复,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心理抑郁产生的烦躁情绪。

1.3 疗效观察 产妇分娩1d后,采用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产妇与婴儿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产妇和家属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护理质量的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在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状态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情况比较(,分)

表1 2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情况比较(,分)

组别例数焦虑恐惧抑郁对照组352.46±0.242.15±0.312.11±0.36观察组351.62±0.141.17±0.241.27±0.14 t值17.88614.78912.866 P值<0.01<0.01<0.01

2.2 2组产妇及婴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在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母乳喂养的知晓度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产妇及婴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表2 2组产妇及婴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组别例数产妇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对照组3562.37±10.3163.27±10.7262.18±11.28观察组3579.34±10.2781.29±12.7379.34±10.26 t值6.8996.4066.629 P值<0.01<0.01<0.01

2.3 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4例产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24例产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8.6%,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8,P<0.01)。

3 讨论

大多数产妇在入院后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尤其对于即将分娩的产妇,由于长期心理压抑、紧张,产妇内心恐惧、抗拒,对进行产妇分娩有很大的影响[4-5]。加强产妇分娩前、分娩时、分娩后的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术中意外的发生,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传统护理模式对于产妇个人的护理较少,整体护理是以传统护理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模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其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产妇的最佳护理[6-7],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妇心理负担,使产妇达到精神、生理、心理上的舒适[8],整体护理强调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此外,产妇的病房也要求医护人员细心布置,使产妇感到温馨。

本次研究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焦虑、恐惧、抑郁的评分中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在知识掌握情况上,观察组知识知晓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整体护理能够增加产妇对产妇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以及母乳喂养的知晓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6%,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能显著提高产妇及婴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且对提高医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1] 刘松林.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109-111.

[2] 李信群,黄群,杨名洁.护士3个层次结构管理对产科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70-73.

[3] 魏淑琴.整体护理预防肝硬化出血在套扎术后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9):133-135.

[4] 张秀欣,高承香,王惠英.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整体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5):3-4.

[5] 罗雁冰.整体护理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5):624-625,628.

[6] 刘文莉,程利娟,薛芝艳.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整体护理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69-170.

[7] 庞学军.优质护理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065,3068.

[8] 陈显月.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74-20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80

河南 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吴娜)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产科母婴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对300名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