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术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分析

2016-06-15 15:46李三华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混合疼痛满意度

李三华

混合痔术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分析

李三华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56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96.5%;对照组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75.0%,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护理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控制

混合痔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肛肠科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外剥内扎手术治疗,但术后常伴有剧烈疼痛,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排便困难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手术疗效[1]。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显得极为重要。为进一步探究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鹰潭市中医院对56例混合痔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鹰潭市中医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其中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男11例,女17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2.7±3.5)岁,炎性混合痔4例,血栓性混合痔3例,结缔组织性混合痔11例,静脉曲张性混合痔10例;2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设为观察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2.5±3.4)岁,炎性混合痔4例,血栓性混合痔3例,结缔组织性混合痔12例,静脉曲张性混合痔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照《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中重度混合痔诊断标准;年龄>18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术后进行自控镇痛者;有传染病、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不良等疾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有严重的周围血管病变及痛风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消毒清创、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普及疾病相关知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定期按摩患者腹部与颈椎,并点按患者肾俞穴,每个穴位点按时间为1min,3~5次/d;定时进行刮痧,刮痧部位为督脉及督脉两侧,1次/2~3d;进行耳后埋籽,选取神门、溪风、枕、肛门、交感、皮质下、直肠等穴位放置王不留行籽,给予局部按压,3次/d,3~5min/次;保持患者肛周皮肤的洁净,每天采用中药药剂熏洗,取中药地骨皮、槐花、地榆各60g,野菊花、败酱草、五倍子各30g克,升麻9g,桃仁12g,采用水煎后去除药渣,趁热熏蒸肛门局部10min,待水温降至45℃,清洗患处,2次/d,连续治疗1周。

1.3 评价指标 采用调查问卷统计2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并进行对比。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5%;对照组总满意度75.0%,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混合痔又称里外痔,指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发病原因包括腹内压力上升、肛门静脉压力增加、局部刺激或饮食不当、功能性便秘等,根据外痔性质可分为血栓性混合痔、炎性混合痔、静脉曲张性混合痔、结缔组织性混合痔等,临床症状表现为便秘、便血、瘙痒、痔块脱垂、肛门坠胀等。临床治疗方法有自我疗法和手术治疗,自我疗法包括药物调理法、饮食起居调养法、运动调养法;手术治疗方法有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临床实践研究显示,混合痔患者术后常伴有剧烈疼痛症状,导致其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疗效[2]。为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9例(67.9%),基本满意8例(28.6%),总满意度96.5%;对照组非常满意9例(32.1%),基本满意12例(42.9%),总满意度75.0%,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水平。中医护理干预中,点穴与按摩手法具有解痉止痛、疏通经络、调和机体气血的作用,同时减轻疼痛产生的精神刺激[3-4]。耳后埋籽能够通过刺激耳廓穴位,刺激经脉传导、调和气血,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刮痧可有效调节患者周身气血,以改善疼痛症状[5-6]。中药熏蒸、坐浴可有效改善患者淋巴管及毛细血管循环,使药物迅速到达疼痛部位,发挥药效[7]。几种方法结合,有利于松解肌肉与局部组织的张力,增强镇痛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此外,中医护理干预有操作简便、无创伤、花费小、疗效高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早日康复[8]。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 朱愫裙.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控制3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217-218.

[2] 陈梅.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5(22):169-170.

[3] 毛晓华.混合痔切除术应用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4,22(17):500.

[4] 薛彩云,程绮艳.中西结合护理干预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13(10):53-55.

[5] 周勤,陈瑞海.环状混合痔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中医护理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9(5):143,147.

[6] 王琦,房秀梅,张红.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37-738.

[7] 肖慧子.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在混合痔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9(6):105-106.

[8] 张宁,黄颖娴,刘革兰,等.经皮白环俞电脑中频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7):108-1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82

江西 335000 鹰潭市中医院 (李三华)

猜你喜欢
混合疼痛满意度
混合宅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疼痛不简单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