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2016-06-15 15:46李海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奥扎达拉格雷

李海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李海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48),对照组则为4.2%(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5):353-355.

[2] 王江.巴曲酶和蚓激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31例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20(3):262-263.

[3] 赵悦,岳龙涛,孟庆松,等.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中体液免疫指标的调节作用[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4,37(5):434-439.

[4] 张振昶,武国德,郭佳,等.丁苯酞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76-1177.

[5] 刘少峰,乔芳.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104-105.

[6] 高娇娇,李永秋.阿托伐他汀或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20):50-51.

[7] 黄靓.探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疗效[J].医学信息,2014, 10(7):423.

[8] 胡晓芳,李娜,王玉红,等.血小板膜糖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22(12):1988-1990.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大量研究认为,在急性脑梗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2]。近年来,神经保护与溶栓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神经保护剂的使用,更是发展成为临床应用的热点[3]。神经保护剂中,依达拉奉有着较高的脂溶性,能对脑组织进行保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而奥扎格雷钠是一种强效抗血小板合成酶抑制剂。本研究以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4月~2015年4月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3.5±11.7)岁;发病到治疗时间分段:34例<2d,11例2~7d,3例8~14d。对照组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3.8±11.2)岁;发病到治疗时间分段:35例<2d,10例2~7d,3例8~14d。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80mg奥扎格雷钠(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63851)+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实施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30mg依达拉奉(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80056)+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实施静脉滴注,2次/d;辅以80mg奥扎格雷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实施静脉滴注,2次/d。2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4](1)疗效评定标准:以患者治疗后病残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包括90%),为基本痊愈;以患者治疗后病残程度为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以上(包括46%),为显著进步;以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以上(包括18%),为进步;以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或增加18%以内,为无效。(2)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进行评估;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3)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2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n(%)]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8±9.2)分、(19.5±8.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均明显改善,研究组为(7.3±2.8)分,优于对照组的(13.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23.5±9.4)分、(24.0±1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均明显改善,研究组为(42.5±17.5)分,优于对照组的(31.5±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有1例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2.1%;对照组出现2例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因患者脑血管出现急性血流障碍,致使其产生局灶性脑缺血及脑功能受损的疾病[5]。当前,临床上多采用溶栓方法进行治疗,但溶栓疗法仅适用于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国内发病6h内及时送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仅占15%,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溶栓治疗窗[6]。

有研究表明,受损血管壁内血小板黏附、聚集,致使PG12/ TXA2比例失衡,加速血栓形成,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7]。TXA2能促使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收缩,而PG12能对

TXA2的生物效应产生对抗作用。奥扎格雷钠是临床上一种常见高选择性TXA2合成酶抑制剂,不仅能对TXA2浓度进行控制,还能有效促使PG12生成,提升PG12/TXA2比值,对血小板聚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奥扎格雷钠还能对脑血管进行扩张,对微循环进行改善,以最大限度对脑梗死区域缺血半暗带区神经细胞的功能损害程度进行控制。

此外,有研究认为,急性脑梗死的形成与发展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及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是氧自由基损伤[8]。依达拉奉有着较高的血脑屏障穿透力,能对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抑制,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行改善,以延长治疗时间窗,有效控制缺血半暗带面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

7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善,促使其尽快康复。而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苏德国,孔繁呈,苏燕玲.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1721-1722,1725.

[2] 刘福.国内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6):1369-1372.

[3] 卫军秀.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43-44.

[4] 豆冬霞.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0):237-238.

[5] 李天杰.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56-57.

[6] 朱晓莺,邱有波,杨拯.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932-939.

[7] 梁彩霞,刘婷婷.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08-709.

[8] 王欣.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0):140-1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97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海)

猜你喜欢
奥扎达拉格雷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