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黄芪加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照研究

2016-06-15 15:46亢鸿儒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硫辛酸黄芪注射液

亢鸿儒

大剂量黄芪加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照研究

亢鸿儒

目的 探讨大剂量黄芪加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除常规基础治疗外,对照组患者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黄芪治疗,记录2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4.8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CV依次为(46.85±3.19)m/s、(52.08±4.36),SCV依次为(46.88±3.14)m/s、(43.76±3.18)m/s;对照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CV依次为(41.08±3.03)m/s、(47.91±3.23)m/s,SCV依次为(41.89±2.06)m/s、(40.92±2.72)m/s。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及SCV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黄芪加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改善神经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黄芪;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肢体远端发亮、麻木、蚁行感、烧灼感、针刺感、踩棉花感或者痛觉过敏,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早期可能主要是与肌醇、多元醇代谢异常以及氧化应激增强等关系密切,后期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相关[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个渐进、隐匿的过程,常双侧起病,累及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其中感觉神经较早受累,突出特点是肢体疼痛、麻木,最终出现足部坏疽、溃疡,导致截肢[3]。近年来,本研究采用大剂量黄芪加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血液内科收治的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3例;Ⅰ型糖尿病7例,Ⅱ型47例;年龄35~83岁,平均(59.7±6.2)岁;糖尿病病程4~21年,平均(8.5±2.9)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4个月~9年,平均(2.9±1.3)年。观察组中男32例,女22例;Ⅰ型糖尿病6例,Ⅱ型48例;年龄34~86岁,平均(59.9±6.5)岁;糖尿病病程3~22年,平均(8.7±2.6)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1±1.4)年。2组患者在性别、糖尿病类型、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科学运动、合理饮食、服用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于6~8mmol/L水平。对照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0.6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3周[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疼痛、麻木减轻程度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情况。记录右腓肠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以及感觉传导速度(SCV),每处重复测量3次,以平均值作最终得分。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四肢乏力、针刺样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消失,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m/s以上;有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所改善;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有效标准甚至病情恶化[5-6]。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观察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及SCV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右腓肠神经、正中神经的MCV及SCV对比(x±s,m/s)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变部位主要是周围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等受累,临床早期先表现出肢端感觉异常如针刺感、麻木或踏棉垫感,可伴有痛觉过敏,后期逐渐出现针刺样探讨、肢体烧灼感,冬季或者夜间症状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代谢异常、血管损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血管损伤主要是表现是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透明变性,伴随糖蛋白沉积等,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从而出现神经组织缺氧、缺血[7-8]。同时,因代谢紊乱,血糖水平较高,神经组织在高血糖状态下会发生自动氧化,生成大量氧化产物,从而损伤神经纤维而发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治疗能够纠正机体代谢紊乱及高血糖状态,将血脂、血糖、血压等控制于理想范围,并且可以改善周围神经功能及微循环状态。

α-硫辛酸作为一种强效抗氧剂,进入体内后转化成还原型二氢硫辛酸,激活机体抗氧剂代谢循环,维持机体主要抗氧化剂的浓度,起到生物抗氧化的作用。α-硫辛酸可清除自由基以及鳌合体内Fe2+、Cu2+等,减少生成OH-,阻止神经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增加神经组织的血流量,提高其传导速度,并增强神经钠钾泵活性而改善症状[3]。因此,α-硫辛酸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学上属于“痿证”、“痹证”等范畴,大多是由于消渴迁延不愈而出现肝肾不足、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而起病[9]。黄芪注射液是由植物蒙古黄芪或则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提取精制而成。黄芪注射液中富含黄芪多糖、黄芪皂甘、氨基酸等成分,能够阻止血小板聚集,解除血液高凝状态,改变淤血状态,开放毛细血管,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并降低血液粘滞度,增加神经组织供血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可以降低低醛糖还原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并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大剂量黄芪加α-硫辛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及SCV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大剂量黄芪加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硫辛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1] 周军杰,孙凤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J].现代中医药,2013,33(1):16-18.

[2] 许成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机探讨[J].现代中医药,2003,23(4):36.

[3] 王增梅,秦一翔.α-硫辛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4):30-32.

[4] 张燕.硫辛酸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84-86.

[5] 陈永华,徐寒松.中药黄芪冲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6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116-117.

[6] 李光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9,13(33):245-247.

[7] 李国永,贾锐馨,吕秀芹,等.大剂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J].陕西中医,2011,32(5):550-551.

[8] 龚小花,郑景晨.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神经病变[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4(26):16-18.

[9] 姚玉红,白清.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α-硫辛酸注射液静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J].中医研究,2013,26(4):58-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107

河南 472500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血液内科(亢鸿儒)

猜你喜欢
硫辛酸黄芪注射液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黄芪是个宝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