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6-15 15:46李莉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中医药

李莉

张康梅 娄尚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莉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治疗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各49例,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8.0%,其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9.6%,其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9%,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和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其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疗法;常规西医疗法;脑卒中;老年痴呆;并发症

痴呆属于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情感异常波动、健忘、智力减退以及认知衰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有大小便失控、运动性障碍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的出现,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家人的幸福[1]。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这一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会有精神萎靡、表情冷淡以及沉默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痴呆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临床对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本研究选取接受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治疗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接受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治疗的患者

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4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0.4±4.8)岁。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病情的确定和老年痴呆严重程度的分析均通过《中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进行,患者的智力指标通过《长谷川智力量表》[3]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的药物选择美金刚[盐酸美金刚片(易倍申),Rottendorf Pharma GmbH(德国)生产,批号H20120268]和多奈哌齐(盐酸多奈哌齐片,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23),2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均为早饭后口服,每天1次,美金刚第1周的剂量为每天

5mg,每周递增5mg,每天的最大剂量为20mg,多奈哌齐第

1~3周的剂量为每天2.5~5mg,4~8周增加为每天10mg,每天的最大剂量为10mg,患者如果有不适的症状可以适当增加药物用量,如果病情有所稳定则保持此剂量。

1.2.2 观察组 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的药物、剂量和方法均同对照组,中医治疗的药方组成为:枸杞15g、炙远志5g、胆南星5g、何首乌15g、郁金12g、丹参10g、甘草10g、熟地黄15g、当归12g、山萸肉15g、火麻仁10g、黄芪12g,另外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药物的适当增减,每天1剂,用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的剂量为150mL。

1.3 观察指标 对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

患者治疗情况评价和分析标准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明显效果3种情况。痊愈:患者主要的症状完全消失,正常的行为能力得到了基本的恢复且智力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提高了10分以上;有效:患者主要的症状部分消失或者改善,正常行为能力未得到完全恢复,智力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提高了5~10分;无明显效果:患者症状无变化或者有加重的情况;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的处理均通过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实现,计数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9例患者,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结果分析 观察组共有患者49例,其中发生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患者有14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6%;对照组共有患者49例,其中发生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患者有2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7,P<0.05)。

3 讨论

老年痴呆在中医上属于“癫狂”、“痴呆”以及“健忘”等病症的范畴,其主要的病变位置为患者的脑部,并与其肾、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一疾病的发生主要与痰浊壅盛、肾精亏虚、肝阳上亢和心脾不足有关,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障碍会导致代谢减缓、脑髓空虚和供血不足,出现脑络受阻的情况,不能升清化浊而出现老年痴呆,而由于脑卒中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和伤害,就更容易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生[4]。

中医治疗过程中枸杞、炙远志、胆南星、何首乌、郁金、丹参、甘草、熟地黄、当归、山萸肉、火麻仁、黄芪等药物的运用可以达到化痰逐瘀、滋养自身以及补肾填精的功效,并调节患者各个部位的代谢,改善其脑细胞的活力,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5-6]。在对脑卒中所致痴呆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将西药改善脑神经细胞代谢速率和营养神经元情况的特点与中药治疗中调节患者身体各个部位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改善的效果相结合,既达到了针对病机治疗的目的也起到了辨证治疗,调节患者各项身体情况的效果,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治疗方法[7-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其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9.6%,其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9%,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和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其中枢抑制、神经异常、视力模糊、口干以及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 颜志刚.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32(1):1436-1437.

[2] 李守翠.针刺疗法配合益智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13(24):980-982.

[3] 岑伟.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与修订的长谷川痴呆量表的临床应用[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6,3(4):207-209.

[4] 张晓哲,薛大力.自拟通络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早期干预50例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5(8):549-551.

[5] 叶志远,杨世涛.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精神行为症状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5,17(2):142-143.

[6] 赵慧娟.舒血宁注射液和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联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改善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3(5):307-308.

[7] 郭江渊,李进联,郭爱廷.氢溴酸加兰他敏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32(15):4351-4353.

[8] 张彩霞,余晓峰.石杉碱甲及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4(12):547-548.

张康梅 娄尚

[摘 要] 目的 评价减毒增效升白汤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70例恶性肿瘤患者列入本次调查,参照就诊顺序号将其划分为2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实验组3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减毒增效升白汤治疗,剖析比照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功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给予减毒增效升白汤有助于改善患者功能与全身症状,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适合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中医药;肿瘤化疗;生存质量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109

山东 250200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 (李莉)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110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中医药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