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上海特锦赛事件的心结效应

2016-06-22 14:38游昊天
电子竞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爆点势能战队

游昊天

2016年3月6日,经过长期宣传和推广,轰轰烈烈的上海DOTA2特级锦标赛终于落下帷幕。中国战队无一支进入八强,看着Secret在自己的主场拿走冠军。这是中国DOTA2战队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惨败,赛后玩家舆论原本应该聚焦在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没料到知乎上的一则匿名回答,让舆论彻底转向并把矛头指向了DOTA2国内运营商完美。

一篇长文引发的事变?

3月9日,知乎上一位匿名答主爆出了关于特锦赛的黑幕,剑锋直指完美DOTA2运营组甚至部分完美高层,林林总总罗列了完美DOTA2项目组的七宗罪状,在评论区中亦有诸多玩家参与爆料,经多位知乎大V点赞传播后迅速成为当日知乎第一热点论题。RURU(潘婕)随即站出来回应,认为匿名回答和评论区爆料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坚决否认major赛事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双方都撂下不少狠话,甚至扬言要对簿公堂。

与完美DOTA2项目组高层人员具有密切关系的Ruru的回应,反而让争论的余波传得更远。最终,一些懂英文的网友将该知乎爆料贴翻译成英文,送到了远在美国的冰蛙和V社创始人Gabe Newell的邮箱。在舆论斗争这件事上,网友们的想象力和执行力都突破了太平洋。

虽然完美承诺全面调查和积极整改,并最终做出了人员调整,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平息来自玩家的怒火?当整件事情的经过是从玩家口中爆出,并自下而上地产生舆论风潮的时候,官方的口碑就已经在多方声讨的风口浪尖中摇摇欲坠。此时,不论完美再做出怎样的补救措施或舆论疏导,关于这个话题的二次传播都会对完美这个品牌造成伤害。

这次事件的爆发是一个偶然事件吗?笔者认为并不是。从去年开始一系列玩家署名的如《DotA生态圈:中国DotA圈利欲熏心》、《完美插手电竞联盟搅浑水》等抨击DOTA2现状的文章集中出现,就隐埋下了引爆今日事件的导火索。

心结效应,引爆上海major事件的导火索

传播界有一个“心结效应”:如果一种直击利益点的声音在特定圈层中并未有效扩散开来,这种声音便会以势能的形式积累起来,一旦在机缘巧合时这种声音得到更广泛圈层的关注,此前的势能便会以成倍的速度助力这种声音传播,终至无法控制。

“马家军禁药”事件过去了多少年?“百度卖贴吧”是今年才知道的吗?为什么大家对“如家招嫖”的真实性心照不宣?“携程在机票中的猫腻”更是被不知多少KOL提及了多少次。

这些或被压下或没机缘传播的声音,都在暗中积累势能,只需一次点燃的机会,就能辐射般扩散。而在这之前,厂商迎来的将不是一片和谐,而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为何从去年十七位候选人群雄逐鹿的大厮杀到5月4日最后一位对手宣布退出选战,被媒体一再看轻的唐纳德·特朗普能够扫平通往共和党提名人的道路?因为他在得不到任何共和党内支持的情况下,以看似荒诞不经言论,触及了美国众多底层白人民众敏感而必要的、却被其他政客或媒体企图回避和掩盖的诉求。随着这些民众一次次的愤懑与不满被政坛以一次次的沉默或欲盖弥彰回应,负面情绪的雪球越滚越大,当“心结效应”的势能被不断积累而无从释放,川普的异军突起便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爆点。

回到这次的上海特锦赛事件上来——玩家愤怒已经随着中国战队的惨败而累积到临界点,而这时本该能代替玩家发声,疏导他们负面情绪的媒体和名人大V却集体失声,那么那篇由自称”玩家”的作者创作的知乎长文成为爆点也是一种必然。因为玩家得不到其他引导,便只能自发地聚集到这个爆点。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次major事件中负面消息迅速地爆发,泛泛几家之言的质疑声汇聚成滔滔声讨之势。

不仅仅是完美世界这样的企业,公众人物亦会成为玩家心结效应的受害者。联想一下那位中国DOTA2玩家的全民公敌,EG战队的苏美尔,这位17岁少年在MDL国际精英邀请赛上听到的满场”EZ“的呐喊,仅仅是中国DOTA2玩家对于他那句脱口而出的“CN DOTA EZ”的回应么?恐怕早在2015年上海亚洲邀请赛上,他打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战队VG的那一刻时,恐惧与羞耻就已经在中国DOTA2玩家心中埋下了有债必偿的种子。

对所有行业内的组织机构和公众人物来说,上海major事件都理应为他们敲响一次警钟。或许这个行业内的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你在玩家心中埋下了多少心结?

猜你喜欢
爆点势能战队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生物发酵饲料,禁抗大旗下的“爆点”已经来临
超能磁战队
超能磁战队
打造公众号核心内容优势
中国蓝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