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分析

2016-07-02 00:12史莲玲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运用教学活动

史莲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于初中数学课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师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是被动接受知识,经常死记硬背并且机械式地去训练题目进而去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得学生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精神,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则根据新课改的精神,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来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88

一、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完善体系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章节的检测往往是通过测试卷来完成的,并且每学期还会进行期中、期末考试,这些常见的检测评价一般都是基于线性的、单一的。初中生所面临的是高考测试,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完善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知识内容之间的结构认识比较模糊,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很好地对各种知识点之间进行联系,条理清晰有序。

例如,在高考数学卷中一个关于函数的综合问题,很多学生会因为思路不够清晰而导致知识点的链接出现断层,进而导致解题出现困难。举一个导数的例子,学生可以将导数能够解决的问题用图式表达出来——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所以解决方法最好的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将所有知识点以及所学内容呈现出来,并且还可以在图上增加各种常见的解题思路。除此之外,因为每位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程度不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采用适合自己的结构,方便自身记忆。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本节要复习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来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并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结构。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以便能够清晰地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反馈,在课堂中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沟通自己所构建的思维导图,进而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合作学习,相互进步,这些也都是新课改对学生所要求的。

二、严格规划,详略适当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一本书都学完了,我怎么没有感觉到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考试要怎么办啊?”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完某一内容之后,不能够将所学内容联系整理到一起。

良好有规划的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解决课堂上这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方程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对整章节的内容进行预习,让学生知道圆的方程是什么,学习圆对之后有什么作用,之后再利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来与同学们一起通过目录构建即将要学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知道要学哪些内容,哪些章节是非常重要的,哪些章节要考什么内容并且还能够及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制定全方位学习计划,之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合理并且严格的规划在思维导图中是比较重要的,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除此之外,当某一章节学习完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对本章节的知识自主进行构建思维导图,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自主学习,进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三、思维导图在解题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里有许多数学题都具有一题多解的特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全部一一解答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在此采用思维导图便可以轻松解决这样一题多解的问题。并且在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之后将每种方式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解答立体几何的问题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两种方法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展现给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有平移法、射影法、等积法、分割法、补形法、比对法。并且通过这多种方法还可以延伸许多种形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沟通,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模式,让学生们自主地去分析每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并标明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之后再以例子将各种方法标志其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清晰的解题思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解题的学习困境。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对于有些学生是相对较为困难的一门学科,而采用梯度的思维导图可以使得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适应并且一步一步地去解决相应的问题,获得成就感。并且在不断进步过程中,逐步适应解决更难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例如,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时,可以按照梯度来进行设计,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对所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与进步,并且都会有兴趣来学习接下来的知识。在进行数列知识复习时,学生可以自己将最基本的猜想数列、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总结一起,然后再根据各种数列的性质来总结较为复杂的数列。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学习,总结自己对于数列思维导图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如果有什么没有涉及到的数列,同学之间也能够相互提醒,加强印象。合作学习还能够通过学生一起迅速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每位学生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进而加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维导图正是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进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识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网络财富,2009(4).

[2] 熊玲.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题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

[责任编辑 金 东]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运用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