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7-02 00:44黄磊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水循环事物思维能力

黄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成为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中心,也是目前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挑战。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详细分析和描述,以给其他同仁在与此相关课题的研究上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思维;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 01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14

地理思维指的是学生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认识地理事物,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的过程。它是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理性认识过程,这种理性认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笔者就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对地理思维能力的类型做简单地描述,然后提出具体的培养途径和策略,以期得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高中地理思维能力的类型

(一)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所谓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指的是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差异、空间联系和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等的判断、分析、概括和评价的能力。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具有空间性特征,而理解具有空间性特征的地理知识,需要具体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空间想象力去对这些知识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

(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所谓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地理推理反映地理现象的本质属性,解释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地理现象规律性认识的思维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地理推理等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均属于逻辑思维,所以,若想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地理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地理创新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对地理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启发学生去探索新课题,提高学生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使用直观教具,让学生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知识与学生现在生活的年代距离遥远,如很多地理事物和现象,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对于学生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而这时,作为高中地理教师的我们,就应该使用直观教具,如现代多媒体技术、地理模型、地理挂图等等,将这些远在千里之外,学生触手不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直接地感知,如此,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就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一章中《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时,对于地球的自转、公转这部分知识点,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对其有清晰、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这时,我们就可借助相关的演示仪器,如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如此,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地球自转、公转的轨道和方向,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地球自转、公转的运动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形成了空间想象能力。

(二)适当设疑,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教师总是照本宣科地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这样既会使学生觉得地理学习枯燥无味,也难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然而,新课改理念要求下的地理课堂,并非仅仅向学生传授各种地理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章中《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内容时,对“水循环的过程”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首先,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地东流入海却不枯竭呢?”这一问,便成功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我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而后提出以下问题“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在水循环的三中类型中,哪一种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所参与的水量最多?”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这样,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表面的理论性知识,而是对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了细致、深入的了解,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体现地理学科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我们还应积极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体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学生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参与、实践,既能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章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之后,我就将班里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提出了以下问题:绵阳市缺不缺水?缺水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缺水,如何给缺水的绵阳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如通过网络搜索、阅读报纸等方式,或者对家乡河流的水质情况以及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各个小组将所调查的情况运用幻灯片方式进行演示讲解。这样,我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现了地理第二课堂的教学,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开放性,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欢乐和乐趣,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一举多得。

总之,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寻找各种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使学生具有运用地理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我们才能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水循环事物思维能力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培养思维能力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培养思维能力
奇妙事物用心看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太阳能水循环空调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