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白水神仙井

2016-07-04 03:14寻者
参花(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古井村里人井水

出德安县城往西沿德白线行四十多公里,有一个叫白水夏家的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我一同事便是这村里的人,她说,在他们夏家的后山脚下有一口古井,叫神仙井,县志有记载,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问为何叫神仙井,她说是村里老人流传下来的叫法,里面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神仙路过此地,想试探一下村里人的民风,便化作了一名乞丐。当他衣衫褴褛、又饥又渴地来到一个农夫家行乞时,那家妇人送上一杯水,还热情地端来一碗饭,乞丐非常感动。为了表示感谢,那位神仙临行时往村后那口水井扔进了两粒酒曲,并告诉村民说,你们以后不用做酒了,这井水便是上等的好酒。

乞丐走后,村里人舀了一瓢井水,一闻酒香扑鼻,尝了一口,果然是上等好酒。就这样,夏家的村民年复一年,喝着井里流出的天然好酒,日子过得很幸福也很安详。

若干年后,那个神仙再次造访夏家,见一位正在汲取井里酒水的妇人,便上前问此酒如何?那妇人家里养了几头猪,正在为猪潲发愁,便随口说了一句,酒是好酒,就是没有酒糟(注:酒糟可以用来喂猪)。神仙听罢,大所失望,感觉这里的村民已经变得很不知足了,便再施一法术,从此井里的酒又变成水了。村里人知道此事后,非常后悔,也都领悟了“知足常乐”的道理。为了纪念那位神仙,村民们便把这口井取名为神仙井。

神仙井的故事在夏家流传了很多年,那种“宽厚待人”的美德以及“知足常乐”的道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夏家人。不难看出,那只不过是夏家祖先为了告诫子孙后代为人处世的道理而杜撰的一个寓言故事而已。但那口古井确实存在,而且水清甘甜,着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夏家人。

带着几分好奇,我想去探访那口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古井。在同事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夏家村后的一片小竹林旁,同事说那口井就在竹林里,她也好多年没来,古井可能已经淤塞了。我想即便是淤塞了,总该有点痕迹吧,于是我们踏進了小竹林,低头寻觅那口古井的踪迹。没走几步,一口井就呈现在眼前,我以为这是村民们后来开凿的井,谁知同事说就是这口井。只见井口用一水泥板掩盖着,上面布满了枯树烂叶,显然已经很久没人用过这口井了。

我和同事一起用力挪开了水泥盖板,古井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井口是用两块凿成半圆形的麻石围成的,超出地面约四十公分高,井壁四周都是用小鹅卵石堆砌而成。井里仍是一汪清水,水面距井口估计五六十公分高。由于水深,除了看到井里的天空外,看不清水下任何东西。

同事说曾经有个小酒厂经常来这里运水回去酿酒,我有些疑惑,酒厂会不计成本特意远道而来取这井水做酒?同事点头说是真的。她还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村里其他地方的水都是清的,唯独这口古井里的水是浑的,不知是什么原因。这种情况可能会有,那应该是地质原因吧。

不管怎么说,夏家的这口古井在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洗礼,仍能甘甜如故,清澈如初,确实是个奇迹。即便不是神仙井,也不是一般的井能比拟的了。相信这口古井一定不会沉寂太久,她定会再次展现她的魔力,来福报她曾经哺育过的人们。

作者简介:寻者,本名孙家胜,男,江西省九江市人。

(责任编辑 武原竹)

猜你喜欢
古井村里人井水
说谎的放羊娃
井水的奥秘
村里人(外一首)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村里人”安卓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盘一井水氡异常落实与分析
黄骅埕古1井水位异常研究
越王古井今何在?
古井的秘密
身穿警服的“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