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2016-07-05 02:14周清富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周清富

【摘要】我国小学学校教育在近几年都有一些改革,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有一些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语文教育教学策略也发生变化。对此,本文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变化的基础上,讨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变化的意义,并分析几点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思想启蒙有着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的是,小学语文教育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当前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在主动学习的位置。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的教学方法或者策略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并体现出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教学改变的意义所在。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变的意义

1. 有利于出现新的语文教学方式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为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会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逐渐形成新的教学方法。[1]例如对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学生的情感更为关注,在教学课堂上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还会融入一些学习的方法以及情感的表达,整个的课堂教学更为饱满。又或者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更多地考虑到时效性的问题以及学生课堂行为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同时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2. 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中心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教师会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小学中高段的年纪进行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明显变为引导者,而且和学生的互动更为频繁。此外,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虽然小学生在各方面与成年人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现代的教学理念和倡导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人格,进而形成较为民主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学习。[2]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与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营造新型师生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二、语文教学策略的分析

然而,就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及其过程,以下则是几点教学实施策略的分析。

1. 问题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要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是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思维的激发,让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由此,产生问题教学策略。以下是问题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

1.1 创设问题情境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

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教师让学生先看到课文的题目问: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想法吗?

生1:这个题目特别对称,还是一对反义词。

生2:这篇文章将的可能是一件事情既是精彩的又是糟糕的。

……

师:很好,那今天的其中一项课后作业就是回家预习者片课文的内容。把文中的生字和生词挑出来。

在上课时,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师:好的,看完这整篇课文,你们说一下巴迪的父亲和母亲为什么对他写的诗有不同的看法?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所做的同一件事是否也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1:因为在文中“母亲”对“我”是热情的鼓励的,“母亲”不想打击“我”写诗的兴趣爱好,是鼓励“我”;而“父亲”对“我”是严格要求的,怕“我”骄傲自满也是鼓励“我”。

生2:我也认同生1的观点,我如果考试考了90分,我爸会叫我下次再考好一点,我妈就是随便我考几分。

……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棒,那你们学完这篇课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不要觉得你们的问题太简单就不敢说出来,随便说。

生1:老师,这篇文章我觉得写的太理想化了,在现实当中我爸妈很爱我,根本就不会打击我。

生2:老师,在课文当中那种类型爸爸妈妈的培养下,巴迪以后会成为大诗人吗?

……

1.2 方案分析

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实施时,对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让学生学习完整篇课文的时候,抓住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鼓励学生进行延伸思考,并且对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奇怪的问题予以接受,鼓励学生个性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没有给学生设置思想的条条框框,提高了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2.探究式教學策略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探究式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下是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过程。

2.1 创设探究情境

以三年级《望庐山瀑布》为例

教师利用多媒体,放映庐山的优美风景的短片,同时让学生一起朗诵《望庐山瀑布》,营造一种风景在课堂的意境。

多向交流,探究诗歌中描绘的庐山瀑布景象到底是怎么样的(投影鉴赏步骤方法)

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诗歌的作者、诗歌中应用的修辞手法、诗歌抒发的情感、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想象中的画面是怎么样的。

2.2 方案分析

在探究教学实施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分组合作体验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是和同学合作探究的乐趣。而教师在学生探究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为学生探究获得成功做好铺垫。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还有许多其它的策略和方法,在次就不一一列举。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以及学好语文并不简单,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不断努力。

结语

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实用的学科,还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3]新课标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语文教学策略不断改革,教学效果也不断提升。本文提到的两个教学策略还只是教学方法中的极小部分,要在国内普遍实现成功的语文教学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夏霰芳.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杨玉桂.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3,06:87.

[3]熊广平.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8:24-25.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