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05 02:14陈荣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法小学生信息技术

陈荣

【摘要】爱玩游戏是小孩子的天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略显枯燥呆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将游戏变成课堂的一部分,让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自然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本文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优势和具体案例操作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

1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在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中,游戏无疑是其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有实验结果能证明游戏能让学生消除烦恼,缓解不良情绪,让学生更具有创造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基于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无疑是正确的。

2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2.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部分是老师讲述知识而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缺乏趣味,气氛沉闷,互动性很差。而然用游戏教学法进行知识教育时,学生的兴趣是很高的,会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尽情的进行游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勇敢的发挥自己的见解,与老师或同学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将知识吸收并融会贯通。

2.2课堂充满趣味,学习兴趣高

爱玩游戏小学生的本性,通过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例如金山软件的打字游戏《警察抓小偷》,在充满趣味的打字中相互竞技,获得比赛的快感,同时在游戏中熟练地掌握键盘的操作和打字速度,相互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让学习更上一层楼。

2.3课堂思维开放

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课本内容上,无发将学生的思维发挥到极致。游戏教学法则不同,例如通过知识竞赛小游戏,将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通过比赛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竞争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许多不知道的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天马行空,不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造力。

2.4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就是老师讲操作要点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学生属于机械的重复性操作,没有自己的理解,知识忘记的非常快,更别谈去熟练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模糊的数字和指令变得生动有趣,例如进行指令拼图游戏,让学生将打乱的指令按正确的指令进行拼接,既考验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也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来让知识的学习更加的生动有趣,也能让学生的对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2.5使师生关系更加和睦

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控制力,因而很多学生因为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学习。而游戏教学法不同于以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无意中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老师通过游戏能对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也会对老师有信任感和依赖感。

3游戏教学法操作方式

3.1几种主要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针对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再结合学习的内容要求,即可设计出适合游戏教学法的游戏:

(1)协作游戏

协作游戏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互相合作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的团体,再布置小组之间的游戏任务或者分配角色,形成小组内部之间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体会到团体之间协作的优越性,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游戏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2)比赛游戏

比赛游戏的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加重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例如设计简单的程序改错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比较同学完成的数量和对错情况来判定胜负;又或者在金山打字中《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游戏的胜负来判定比赛的输赢。

(3)评价游戏

评价游戏的好处就在于能让学生“三思而后行”,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对知识的理解力。评价游戏没有标注答案,游戏的意义就在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例如拿出一个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例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以及进行优化方案的讨论,没有固定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2游戏教学法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游戏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游戏教学法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因此所选择的游戏要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运用方法的熟练以及知识面的拓展。像《俄罗斯方块》这种只需要上下左右键的游戏就明显不适合,教师要选择像《打地鼠》,《警察抓小偷》之类的对学生打字速度有提高的游戲。

(2)合理分配时间

一堂课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点,也不能仅仅做游戏,要根据知识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有计划的分配时间。比如理论基础课可能讲述知识点占用的时间会多,而技能操作课则就会更多的将时间分配在游戏上,不能一概而论。

(3)把握游戏进程

游戏本身是好的,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例如在竞赛游戏中可能会出现学生之间闹情绪的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开导。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不同于成人,在游戏过程中会出现不遵守规则,道德思想观念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此需要老师对游戏的过程进行把控。游戏本身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4结语

游戏教学法本身有利有弊,它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附带很多问题,但是它仍然值得借鉴和应用,我们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始终要铭记的是游戏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不能本末倒置,以玩代教。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教学法小学生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