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在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

2016-07-05 02:14叶献策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困生个性化课堂教学

叶献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喜欢表现,有的孩子内敛,有的孩子喜欢有语言打动别人,有的孩子喜欢用行动证明自己……不同的孩子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这种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然而,当孩子进入课堂后,这些个性,却无情地被老师们忽视,不管基础如何,制定相同的标准,让数学考试成绩成为将学生分类排队的工具,淘汰学生的“筛子”;不管差距多大,采用同一步调,结果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不管学习方式的异同,强调用同一模式,结果产生的都是“标准件”,没有个性和创造性。

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几年,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个性化教育”上仍存在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学生和教师如何使用这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目前很多学校的班级有40-50位学生,如何在40分钟内照顾到这么多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面对有个性、有差异的学生,或是增加了个体学生的指导时间,进行有个性化的教学,而影响了教学进程,或是顾及了教学进程、速度,却忽视了对不同学生的指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囿于这种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矛盾,如何有效地对每个学生施以合适的教学,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便一直成为悬而未决的难题。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为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个性化教学有了物质保证,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更为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指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设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丰富想象的信息呈现,迅速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独特有效地人机交互等特征。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特征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特定的反应,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创建了个性化学习的内容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班级授课制那种在固定的时间采用同一方法对所有学生实施内容划一的教学做法使得学困生“吃不好”,智优生又“吃不好”,无疑是不科学的。

例如:在教学“通分”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安排了学校校会散会时的情景主题图,采用了“构建‘思维胚胎,灵活处理学习信息”的教学策略。(1)提供信息:我校校会散会,六年级全年级人数的3/5从北楼门撤离,全年级人数的2/5从西楼门撤离;五年级全年级人数的5/12从南楼门撤离,1/3从西楼门撤离,1/4从北楼门撤离。(2)描述信息:从以上信息中你知道些什么?(3)处理信息:在个人根据兴趣和能力选择问题进行探索的前提下,进行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可以解决六年级走哪个楼门的学生多;也可以可以解决五年级走哪个楼门的学生多;也可以解决五年级去西楼门的多还是去北楼门的多等问题(4)反馈信息:各组汇报探索过程和结果。(5)强化信息: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强化通分的概念与方法。

通过媒体对数学内容的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课程内容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来帮助学生选择确定个性化学习的内容。

2、计算机的交互性为学生创建了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新课标指出课堂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对于一个班级有40-50人又能如何真正实现互动吗?一节课40分,如果按一个班40人计算,一人就1分钟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时间,其实在传统课堂上,更多的是“优等生”激情碰撞、滔滔不绝,“学困生”则仅仅是充当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默默无闻,甚至无精打采,和整个课堂热闹的气氛格格不入,下课了,他们长吁一口气,帶着疑惑和迷惘走出教室。像这样的课堂其实是“优等生”发挥的舞台;是“中等生”旁听的场所;是“学困生”迷惘的地方。

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我制作了一个小的flash,上传后,学生点击衔接,就可以进入闯关游戏,学生点击到指定的倒数,就可以进入下一关,点击不到指定的倒数,可以要求帮助,闯关结束后,flash还献上鲜花,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得不得了,特别是学困生也动脑又动手,在屏幕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计算机辅助个性化教学的主要模式及具体操作

怎样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就必须要寻找一种适应各层次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教学模式,几年来,笔者结合实践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并在建构主义理论等的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笔者建立了提出问题——提供信息——处理信息——反省评价的模式。

其一,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教学的多种切入点、提出层次性问题,并明确学习目的。建立起每个学生理解数学的模式模型。再辅助其它智能化软件,记录每个学生学习的途径、遇到的困难、所犯的错误及学习的时间、进度;并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检验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诊断”或“追究”学生学习困难与错误的根源;建立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

其二,提供信息。利用计算机采用非线性网络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信息。知识不是彼此孤立的,教师应在统观知识全局、掌握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系统的基础上,抓住本质的东西,按人类的联想规律,使知识交错联结、向各个方向延伸而发展成网络系统,最后制成各种智能型课件、积件,存入计算机以待课堂教学应用。

其三,处理信息。处理信息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它是由“合作学习——探讨——反馈”组合而成的循环过程。数学课堂教学将不仅仅是教师,而是教师和计算机共同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学习风格来主动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路径,控制学习进程,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和认知环境的适应性。

总之,在信息领域,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为个性化学习模式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在教育领域,各种理论体系的日趋成熟和完善,正在为也必将为个性化学习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教育技术的成熟、完善、体系化,也必将个性化学习模式推向一个欣欣向荣的时期。

猜你喜欢
学困生个性化课堂教学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