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的高中物理复习方法探讨

2016-07-05 02:14苟彬彬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以点带面

苟彬彬

【摘要】想要取得优异的学科成绩,要求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引起高度重视,预习、课堂教学、复习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考试中学生对试题经常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复习环节出了问题。本文就如何上好高中物理復习课展开论述,希望对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以点带面的高中物理复习方法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物理复习 以线串珠 以点带面 复习有效性

“知识就如珍珠,如果不会整理,恰如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串成美丽的项链,才会价值连城 [1 ]。”吴正宪老师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方法的重要性。

1 概念界定

“以线串珠”指在物理复习中通过编制故事或是以实验情境的方式把要复习的知识点串接起来,使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点形成有一定顺序、梯度和悬念的知识链条。

“以点带面”指在物理复习中引导学生把与某一知识点有关的例题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强化本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有效复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加深对以住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对以往知识的记忆,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的脉络,取得尽可能好的复习效果。有效复习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当前物理课堂复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物理课堂复习存在的问题有:有些教师在复习时将要复习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讲述给学生听并要求他们记住;有些教师在复习课中过分依赖多媒体,一屏一屏的展示复习内容,看似课堂容量大,但多数学生记不住展示的内容;有些教师在复习课上以练习代替复习,大搞题海战术……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收效往往甚微。

造成物理课堂复习低效的原因是部分教师过多关注自己“教什么”、“教了什么”,没有关注学生应该“学什么”、“学会了什么”,以为讲完了,学生就学会了。教师在复习课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复习低效的主要原因。

3 物理课堂有效复习的实践与研究

要提高物理课堂复习的有效性,我们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复习目标,明确学生“复习什么”;二是要讲究复习策略,引导学生“怎么复习”;三是要注重复习评价,关注学生的“复习到什么程度了”。下面我就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为例,谈谈“以线串珠,以点带面”复习模式的应用。

3.1 依据课标挖掘考点

俗话说“目标是行动的导向”。要提高物理课堂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所以复习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解读课标和考纲要求,依据课标考纲要求明确各章考什么?怎样考?考试难度怎样?然后结合物理课本详细列出考查目标和考试内容之间的双向细目表。

比如,在复习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课标对本章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能用液体压强进行简单计算;知道连通器的特点和帕斯卡原理;能用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 。在明确课标要求后,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再次回归课本挖掘出本章详细的考点并以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呈现,明确本章要复习的内容。

3.2 以线串珠理解内涵

“以线串珠”的复习模式就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或是实验情境把要复习的考点用问题的形式串接起来,一个问题和一个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使零碎的、分散的考点形成有一定顺序、梯度和悬念的知识链条。这种复习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复习第八章《压强》时,我们可以以一个圆柱形薄平底容器,把本章所有的考点通过这个容器为载体串接起来,形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链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复习相关考点,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3 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以点带面”是指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与某一知识点有关的例题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必然会在他们大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而又系统的认识结构,不仅有利于学生强化本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比如,在复习第八章《压强》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以点带面”方式把生活中常见的流体压强的例子通过自我总结、组内合作等方式进行归纳。例如,生活中常见流体压强的例子有:火车安全线、飞机机翼、跑车尾翼、军舰前后护航、用力吹两张纸的中间、用吸管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乒乓球中间、吸管喷雾等。

3.4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自古以来,教与学都是双向的,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须要通过学生的思考吸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学而不思则罔就很好地阐述了这个道理。因此,为了提高高中物理复习教学效率,在习题教学中亟需改变以往“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是在教学中建立课堂学习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积极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然后提出需要小组讨论的问题。问题1: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较小的物体体积较小,而较大的物体体积也同样较大,那么质量大的物理一定先落地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问题2:具有相同面积,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是否质量大的先落地,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问题3:将手中的塑料瓶扔向垃圾筒的过程中,塑料瓶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讨论过程的监控工作,既要保证学生主动地进行讨论,避免部分学生趁机开小差,又要保证当学生遇到一些瓶颈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其答疑,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复习教学效率。

总之,有效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以线串珠,以点带面”的复习思路,采用“依据课标,挖掘考点”“以线串珠,理解内涵”、“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归纳知识、应用知识,提高物理课堂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启万.谈初中物理总复习课的有效性[J].中学理科园地,2011(11).

[2]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以点带面
一枝一叶总关情
浅谈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
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阅读教学,越读越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