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模型构建及实践探讨

2016-07-05 02:14张波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模型构建高中物理

张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扩大,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在向更成熟更高科技的方向发展。高中物理在这方面就比较前进,运用了模型构建的新型教育方式,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把复杂的物理原理简易化 。

【关键词】高中物理 模型构建 实践探讨

引言:物理是一门逻辑性特别强的学科,主要以观察和实验为主。采用物理模型的构建这一教学方法,既解决了物理中复杂难懂的科学原理,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为了让现在的物理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教育工作者研究了模型构建这一教学手法,把复杂的物理问题结合一起,换成另外一种简单地说法,这样对学生来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对研究物理问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物理模型构建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物理模型的构建,是一种抽象的物理思维,通过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提炼,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懂化。并对模型产生的效果和特征进行透彻的研究。解决了一些物理难题,让人们从深度发现事物的本质。这种构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的结合课本内容,把抽象的物理定律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各个单元的知识都相互关联,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没有很好地学习物理的态度,直接导致物理成绩。而这种新型的物理教学方法则提高了物理教学的生动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简单说,就是把物理问题由原来的黑白配变成鲜明亮丽的彩色服装,吸引学生眼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讲解下,可以独立完成很多物理实验。

二、物理模型的构建原则

高中物理知识相对初中来说没有那么简单形象,定律多实验少。与数学公式又息息相关,给学生对于知识的难解带来很大的困扰。物理模型的构建推进了高中物理的发展,把复杂易懂的物理问题抽象出来,形成简单易学的模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但是模型构建的原理必须具有科学性、依据性。遵循以下几项有效原则进行搭构:

1、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有效反映出来

以研究高中原子物理为例,在构建原子物理模型时,必须要知道原子物理的特征:(1)实事求是,求真为实的探求微观世界。(2)从宏观到微观的不断创新,是人类研究成果的荟萃。(3)体现物理研究的最新思维模式,集结所有先进的物理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的不二法宝。针对以上特质,构建模型前,先要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物理定律,这样才能在模型上体现真实的事物原型。

2、抽取原材料的主要因素

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物质最基本特质和运动形式的科目。而物质世界的自然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贯穿的。它的复杂性就促使我们在构建模型时一定要抓住事物的主要成分、主要冲突。忽略掉次要成分、次要的冲突。例如:在学习胡克定律时,我们要知道它的本质特征,它是力学弹性理论中的基本定律,是固体材料受力后材料中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也就是通常我们所指的弹性系数和弹性形变。两者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效果既相辅相成又互相矛盾。所以我们主要抓住这两大特征就可以利用建构模型把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变成简单的线性特质,来解决更具体的现实问题。

3、以实验为具体依据

建立物理模型时一定要以物理实践为基础,不能随意构建,科学正确的以具体实验为标准。在适用范围和对其进行修改、调整时必须遵循基本的物理原理,以理论和实验为客观依据,这样才能让人们信服,更好的发展物理知识。

三、模型构建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

1、降低知识难度,丰富教学课堂

高中物理阶段的知识面特别广,也特别的复杂,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通常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让学生死记公式与定律,大量的做课内课外的试题,认为题型做多了,即使考试中出现相同的试题,也可以运筹帷幄。很少运用实验,出现了“老师一点就通,学生一做就死”的现象。这样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思维缺少创造,做题方式非常死板。面对新颖的教学题材,不能很好的掌握。创立物理模型构建就完全打破这一僵局。它把枯燥复杂的公式变得立体化、形象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大大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给予老师足够的发展空间,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

“名师出高徒”是对老师的赞美之词,没有优秀的人民教师培养,就不会出现各个行业的IT精英。学生从小就对老师怀有尊敬和仰慕之情,认为老师的学问很高,什么样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教师在学海生涯中起到了表率和伯乐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必须建立在高水平、高资历、高素养的前提下。所以为人师表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还要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度。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佩服的感情,带着这种情绪,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3、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的物理教学模式,已不再是单纯的靠老师对公式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做题那么乏味了。它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没有任何吸引力。为了更好的把学生拉入到课堂中,物理教师就要通过不断的研究,捕捉物理理论的精华。开展丰富的实验活动,提高课堂效率。要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对学生进行真实性的物理实验。物理模型的构建不仅增强了教师的研究兴趣,也满足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望,对当今的教育需求提供了有利條件。

总结:物理虽然难学易懂,但是我们生活中却离不开物理原理。通过物理模型构建在教学中的运用,既降低知识难度,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学生们学习物理不光是单纯为了考试,还要提高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在物理中的思维优势,与老师进行问题的探讨和互动,增进师生感情,反复试验,抓住物体基本特质,向更高难的物理问题冲刺。

【参考文献】

[1]黄一兵.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150-151

[2]陶惠娟.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构建问题的研究[J]课题研究。2014(06)

[3]罗立红.论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和运用[J]文理导航2014(05)

[4]段红民.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设问模型的构建与实践[J]物理教师2012(04)1-4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模型构建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