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7-05 04:30刘明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刘明明

【摘要】近年来,经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人拟就这些问题作出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问题对策

当今, 英语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学习的主流,高考、中考都占很大的比重,但学生成绩却不尽人意,英语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时老师很尽力却收效甚微。所以,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就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做一些探讨。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级越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 这两年来我接触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初一年级学生学英语是兴趣盎然;初二年级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到了初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普遍下降,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怀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特别是男学生,会出现严重的英语偏科现象,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

2、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在初二阶段英语的教学中,我还发现:初一时英语较好的学生学习英语倍感轻松,但原先底子薄的学生,因为基础词汇掌握不扎实,加上新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他们学习英语就越发困难。虽然有心想学好,在學习过程中却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引导,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最终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3、记忆单词会让学生倍感困难? 在朗读对话时,常有学生因“拦路虎”而卡壳,尤其是在单词听写或考试时,碰到一些相近的单词,学生更是容易张冠李戴。我自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最大的原因是学生在单词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策略,以致在学习过程中事倍功半,想说英语而不能,久而久之,就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就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等现象。

二、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有时候,当一堂英语课结束以后,不仅学生不知道这节课究竟学到了什么,就连教师自己也讲不清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究竟是什么。在《牛津英语》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将课本内容一页一页地接着往下教,而对于整个Unit的重点、每一个Unit在Module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个Unit之间的相互联系、单个的Unit中各种语言材料和语言活动所围绕的主题以及教学重点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就显得较为缺乏,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就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的现象。

2、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单一

初中英语教学,特别是六七年级的课,听说训练所占的比重应该是很大的。而我们有些课,老师和同学都是自始至终书不离手,其教学活动充其量也就是围绕着“朗读”打转转:Read after the tape. Read after the teacher. Read together. Read individually. 即使是做Pair work 和Group work,还是在照本宣读,全然不见放下书本的speak 和talk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只要一脱离书本和句子,便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不能讲了。

3、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的是,有些课非常热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是这些活动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投入,学生出口的正确程度如何,都是大可质疑的。常见的情况是:教师示范后,学生做一下流于形式的对子或小组活动准备,然后请个别学生起来发言,不管讲得怎样,统统来一句“Very good!”然后下一个活动又开始了。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活动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就不去考虑了。还有些所谓的“任务”,是完全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或能力水平实际的。比如不给任何铺垫和台阶就要求学生讨论某个不可能说清的问题,表达某些复杂的观点,等等,其结果,只能是以一句自欺欺人的“Lets talk about it next time.”而草草收场。

三、措施与对策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要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水平,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胸有成竹。课前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思想面貌、个性特点及认知能力要有全面的了解。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过程中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教学情况。另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备好课堂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灵活应对,尤其在阅读课文时,由于英语是语言学科,对于推测字里行间隐藏的含义,学生可能会做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对此老师要如何解答,都必须在课前有所准备。备自己,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头脑清晰,胸有成竹。有人说,快乐是会传染的。老师的热情势必也会感染到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振奋学生的精神。老师外在与内在的人格魅力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

2、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精彩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通过丰富多彩、灵活生动的形式,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如唱唱英语歌、说说节奏感强的Rhyme、开展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在思想和行动上实现观念转变。更应该注意根据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形成自己一套具有自我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4、强化用英语口语讲授,合理安排学生读写训练。

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读、写、译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尽量用英语讲课,但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语言的抑扬顿挫等,要让学生感觉到正确的发音。课堂讲解时,应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讲授的中心内容,这样,除了英语听力课之外,学生还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每周一到两篇与教学内容难度相符的短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们的词汇量,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当然,教师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对学生进行面批、面改,或小组间发现问题进行纠正,让学生们真正的参与到英语写作中来。

总之,在目前教学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应根据学生和学校配置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出发点,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