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分析

2016-07-05 05:16门鑫宇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初中

门鑫宇

【摘要】初中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兴趣的重要阶段,但是计算机知识理论性强,抽象且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兴趣为依托,结合生活实际,及时进行课后讨论与总结,切实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初中 计算机课堂 教学方法整合 实践分析

前言

由于初中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水平不高,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课堂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整合,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对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目前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计算机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与前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运用与操作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1]。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新兴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并衍生出大量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计算机知识量比较庞大,同时应用技术更新较快,而初中计算机教学更是较新的教学课题,缺少大量丰富的成熟经验与方法,这些问题导致目前的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不高,课堂实际教学效果较差,难以达成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知识量过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高,难以达到较好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第二,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落后于现实中的计算机发展速度,同时教师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描述过多而与实践联系过少,导致计算机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脱节,课堂教学内容无法使学生切实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正视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

2.1教学结合生活实际

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目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能力,学以致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在现实生活与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因此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应将教学结合实际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2]。首先应及时更新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潮流,努力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计算机应用理念与技能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技巧教学与实践生活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文件和文件夹》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普及现状,安排不同系统的相应文件夹操作技巧的授课内容比例,简单介绍陈旧的Windows98与WindowsXP系统文件夹操作技巧,将主要课堂教学集中在生活中常用的win7与win10系统的文件与文件夹操作技巧内容方面,同时在进行win10文件夹操作系统时应当针对win10的Windows系统与安卓模拟系统文件与文件夹操作技能的异同,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手机应用经验,针对实际生活中常用的文件夹与文件操作进行实践操作体验学习,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与课堂实践充分掌握较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达成初中计算机应用教学目的。

2.2教学以兴趣为依托

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来看,计算机知识量庞杂且比较抽象,难以单纯通过课堂讲述教学使学生完全掌握,因此初中的计算机教学应以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为主,将学生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设计生动合理的情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托不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效率[3]。例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节《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学时,教师应当将计算机的不同硬件进行拟人化角色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发布各种运算指令,通过不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功能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游戏,最终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整个游戏。此后教师再减少相应的角色让学生继续进行数据处理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数据处理无法完成的原因,使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计算机不同硬件的功能与原理,进而达成抽象化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的效率。

2.3注重课后讨论模式的整合

由于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在进行初中计算机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通过课后讨论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通过师生间与学生间的交流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体系,提高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达成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十三节《FLASH动画制作——工具篇》教学后,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体验及时展开课后小组讨论,使学生互相交流应用技巧与心得,发现新的应用方法,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应用技巧进行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FLASH软件应用知识体系,切实的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操作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初中计算機课堂教学实践

初中阶段的计算机课堂实践教学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生活化实践应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但是当前的初中计算机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对教学目的理解不明确,还停留在是知识传授层面,第二教学内容抽象枯燥,传统教学方法效果较差。因此在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的,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充分结合生活实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切实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论

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因此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初中学生进行良好计算机知识启蒙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志航.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分析[J].中华少年.2016(15)

[2]李培兵.浅议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7)

[3]杨萌.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12)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初中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