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2016-07-05 06:25漆道琴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维能力

漆道琴

【摘要】创新教育既指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指要教会学生有创新学习思维。创新教育是社会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用创新的教學方法有步骤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具体在地理教学中,又怎么开展创新教育,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地理教学 创新教育 校园文化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各行各业各区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思维将严重影响现代学生走向社会后个人职业发展前景。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不但我们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且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拓展。地理教育也是创新教育的一部份,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地理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创新与创新教育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的概念,将完全没有考虑过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重新融合,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即为最早的创新模式。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已由最初的概念上升为一种新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包括一切生产活动中较原来的思维、方法更新进,更有创造力的举措。

创新教育是指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能力,还要注重加强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一理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认同和发展,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科技进步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创新教育的提出和发展都起步较晚,教育方法与目标还是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应试教育只注重教育的目的,不注重培养或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能力。应试教育不但阻碍了教育观念的变革与创新,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创新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作用。

具体到地理教学上,创新就是利用地理学科的特殊性,把地理、教育、心理、创造、人才等各学科知识运用一种新方法较好的组合在一起进行的地理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2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2.1构建校园文化,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个人的创新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保护好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对新奇事物的兴趣研究等开拓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执着追求,不断进取。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二、在校园内,通过实际操作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结合地理教学,学校可以将校园文化和多媒体的地理园结合起来,将地理模型用开放式的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实践。多媒体地理园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地理空间,地理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作用下开拓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2提倡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方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是否掌握很大程度是决定于学生自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或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在地理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追踪索源意识,怀疑精神[1]。地理学科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科,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优化教学方案,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爱好, 将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观念根植每个学生思想行为中。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设计。要抛开传统教学中那种照本宣科的模式,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地理知识。如在教学开始前先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理纪录片或是别的什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

2.3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创新个性

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开发学生个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变通教学方案,开创性地运用教材,将教材内容以不同方式展现[2]。启发学生分析原因、讨论问题的思维,开展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3]。激励学生参与、合作、竞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创新意识,挖掘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创新行为的人要正确指导和适当激励。要努力维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为塑造他们的创新人格提供宽松的环境。最终使他们成长为勇于创新的新人才。

2.4培养探究兴趣,诱发创新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它可以激起人们无限的追求和创造欲望。因此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要注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见到的地理现象、发现的地理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这些现象与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发现地理科学的魅力。新世纪的人才需求不仅要求博学,还要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因为只有持续创新,才能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强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应让学生理解创新的必要性:创新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而且创新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前提。教师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其自觉地为我国的民族事业而努力进取。

3 结语

创新是灵魂,创新更是动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有放眼末来的现代教学观念,还要擅长利用地理学科的特殊性,用创造性的思维设计出创新的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翠华.实施创新教育 优化地理教学[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11):32-32

[2]黄平凡.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之我见[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10):25-25

[3]关则莲.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0,(2):184-185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维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