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纸芯筒做游戏

2016-07-05 07:12傅华琴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珠子轨道小朋友

傅华琴

在现今大力倡导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形式下,低结构材料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生活化低结构材料的研究,在游戏中,我发现相同的低结构材料在不同兴趣、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们手上会建构出不同的物体,孩子的操作也存在着较大的水平差异,有的孩子信手拈来,就能构划出各种主题,也有的孩子面对一堆材料东叠西堆,却总是无法成型。如何引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在摆弄低结构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与不成功的体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营造轻松的氛围。

教师在区域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尽力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环境,以消除幼儿的顾虑和压力,帮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参与游戏。

瞧!区域时间一到,王皓翔小朋友就飞奔进纸芯筒游戏区,拿起纸芯筒当器械玩。只见他拿了一根长长的纸芯筒当棍棒踩在脚底,然后用两只手抓住两边,躺在地板上想让脚和纸芯筒一起翘起来,可是,左右摇摇晃晃不穩。这时,站在一旁的陈启林小朋友觉得很有趣,也跟着玩起来,皓翔说:“哎呀!我怎么歪来歪去的?啊?我要倒了!”启林:“我不会呀,看我趟的稳稳的。”皓翔:“哈哈,我用一只手扶在墙上,就不会倒了。”启林说:“啊……我也要倒了!”皓翔:“很难呀,脚要用力,手也要用力抓紧。”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探索着游戏、解决着问题。过了一会儿,启林小朋友两只脚站在纸芯筒的上面,把纸筒心当成轮子,想让自己滚动起来。皓翔看见了也跟着玩起来,就连平时不怎么爱玩这个区域的钰淇也被吸引了过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断调整,玩的不亦乐乎,你一句:“哦,我站稳啦!”他一句:“快看我,我不会摔倒!”“哈哈,我还可以滚动起来,耶!” 就是这样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激发着孩子的游戏欲望、带给孩子无限的快乐。

二、丰富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轻松的游戏氛围的创设同时离不开材料上的自主。孩子们有了自主选择材料的权利更有利于孩子们自主的创造游戏,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激发孩子游戏的潜力。

纸芯筒游戏区的材料除提供大小、长短、粗细不同的的纸筒芯主材外,还提供了许多辅助的材料和工具,如:颜料、各种球状物、各种笔、剪刀、纸、线、魔术贴、各种粘贴工具等等。并告诉孩子们如果在游戏的过程中你觉得需要什么辅助材料可以自己去找相应的材料,材料超市里还有各种辅助材料,小朋友们自主选择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快乐自主的游戏,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只要我们给孩子营造轻松的氛围,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提供适时的引导和帮助,就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自主探索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让自主游戏之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绽放!

三、学会等待,发现游戏价值。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快乐的区域活动时间到了,滑松琰和朱黎熙两个小朋友一起又玩起了滚珠的游戏。朱黎熙小朋友拿了一个圆形的红色珠子放在纸芯筒连接的轨道上让珠子从左边开始滚下去。可是当珠子滚到中间时被卡住了,出不来,这时,他用手试图把珠子抠出来,可是没有成功。站在一旁的滑松琰看见了随手把他手中蓝色珠子重新放入轨道,我猜他想把朱黎熙的红色珠子“撞”出来,结果珠子连同这截纸芯筒轨道一起飞落下来,这时朱黎熙小朋友悻悻地地离开了。“咦?平时爱动脑筋、遇到困难喜欢想办法解决的他就这样不玩了吗?去玩别的了?”原来,他是去材料超市找不一样的珠子想再来试一试。这时,滑松琰继续着他的滚珠子游戏,我以为他会把断掉的一节轨道补上并接好,结果完全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他并没有接好断掉的轨道,而是调整好左右两边轨道连接口的斜度,然后把珠子一放,没想到珠子从轨道的切割口滚落到地板上。他似乎明白珠子会掉原因,只见他用大拇指把两节轨道向上一掰,切割口朝上,珠子顺利通过后并飞滚过断掉的那节轨道直到终点。“哦,耶!”他情不自禁的叫起来,发现珠子竟然能从断掉的轨道上飞滚过去。这时,他欣喜若狂,玩了一遍又一遍,虽偶有失败,但收获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没有做任何干预,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观察者,我所做的就是记录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和游戏语言,把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了孩子,在游戏的最后我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他们思考。《指南》提出,孩子学习的方式是在游戏中直接体验和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的,这整个游戏的过程正是《指南》精神的体现,也是如今的倡导:“管住你的嘴!管住你的手!睁开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的践行。

四、适时介入,推动游戏发展。

“无目标努力,如黑暗中远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恰到好处的介入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明确介入的目标,领悟教师介入游戏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介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介入的作用表现在哪里?介入的意义何在?区域活动的本质是幼儿的自主游戏,所以教师的介入首先应是激发幼儿主动游戏的愿望,让幼儿感兴趣,吸引幼儿进来。再者,我们要根据《指南》的目标有的放矢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如:我在美工区中投放了许多大小、长短不一的纸芯筒,鼓励幼儿制作各种作品。幼儿刚开始随意摆弄着纸芯筒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纸芯筒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纸芯筒组合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了鼓、小汽车、火箭、花、树、人、话筒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发现低结构材料中自主游戏的魅力所在,营造轻松的氛围;丰富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学会等待,发现游戏价值;适时介入,推动游戏发展。以此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化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2]陈平.低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育儿理论经验,2014(1-3).

猜你喜欢
珠子轨道小朋友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摆珠子
找茬儿
猜珠子
太阳轨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