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人公人物形象看《简?爱》中的女性主义

2016-07-05 07:12郑常军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罗切斯特

郑常军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一反传统的文学中女主人公的“理想的淑女”和“家里的天使”的形象特点,而塑造了敢于与命运抗争,追求爱情自由和维护女性人格尊严的新女性形象,显露出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1]

1女性主义的定义

在当代,在全世界的总体范围内,女性的地位在逐步提高。女性总统,女性高管,女性富豪,这样的词汇在我们的生活的今天已经不觉新鲜。当代女性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可以自主地选择她们是否结婚,和谁结婚。她们可以有自己的理想,而不再以结婚和生孩子为目标。

“她们也在追求自己的权利,当代社会中各种保护女性权利的法律和政策也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希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2]

2《简·爱》的女性主义的特征

2.1简·爱的智慧、坚强、勇敢

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后来,简·爱含着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她决不能允许自己和一个有妇之夫结合在一起,那会是一份不完整的爱。如果说简·爱的这次离去是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选择的话,那么她最后的归来则是她出于坚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选择。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苍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简·爱勇敢果决地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

2.2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正是对爱情的肯定和执著,简·爱将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拉到与男“同一地平线上。尽管简·爱内心深爱着罗切斯特,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罗身上,因为她怕成为罗的附属品,因为她要保持她的独立人格,争取做人的尊严和平等地位。她提出在婚前要继续当家庭教师,要用自己的钱买结婚衣服,特别中她那段关于“平等”的慷慨陈词永远为世人所传颂“你认为,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就像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3]这是她赤诚的心声,也是她人生追求的信念,她要求独立、自由和平等。

一场大火让桑菲尔德庄园成了一片废墟,也使罗切斯特双目失明一无所有。而这时的简·爱因继承一笔财产成了“经济上独立的人”,冥冥之中的一股力量在召唤着简·爱,使她重新在废墟中找到了心爱的罗切斯特。当爱情即将消逝时,她勇敢地挺身而出,挽回了失重的爱情。正体现了夏洛蒂·勃朗特对女性的真实处境和出路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已经或正在觉醒的知识女性宣告女性执著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纯真爱情的理想与愿望,并展示出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索和探寻。

2.3简·爱是理性与感性的融汇统一

尽管简·爱内心深爱着罗切斯特,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罗身上,因为她怕成为罗的附属品,因为她要保持她的独立人格,争取做人的尊严和平等地位。她提出在婚前要继续当家庭教师,要用自己的钱买结婚衣服,特别是她那段关于“平等”的慷慨陈词永远为世人所传颂“你认为,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就像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这是她赤诚的心声,也是她人生追求的信念、独立、自由和平等。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她性格中最可贵之处,透露着新时代女性思想的曙光。

3 简·爱女性义意识形成的原因

简·爱生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然而幸運的是在极其刻薄的寄宿学校的生活中,简·爱遇到了一个可爱的朋友彭斯海伦温顺、聪颖和无比宽容的性格一直影响着简·爱,使之以后面对种种困难都不再屈服抱怨,懂得了爱和忠诚。

作为孤儿的简·爱在里德尔太太那里受到晚班刁难和压迫,简·爱那叛逆反抗的心理,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便有了萌动。而到了罗沃德孤儿院她的叛逆精神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呈现。在罗德尔孤儿院,简·爱反抗性格是在另一个女孩—海伦彭斯对比下塑造的。海轮彭斯面对压迫,把忍受当做一种义务。而简·爱却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反抗姿态,并且在不断受到虐待和压迫下,抗争的心理和叛逆的精神与日俱增,愈加坚定。

外界环境的压力并没有摧垮弱小的简·爱,反而成为了使简·爱勇敢面对困境而形成坚韧性格的酵母。往往童年意味着美好与纯净,然而,简·爱的童年却带着累累的伤痕,以潜在的力量影响着她漫长的人生之路。简·爱似乎从险恶的环境中获得了一种抗体,抵抗者周遭环境的压力。这也意味着:女性童年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倦的努力,并不断与这个险恶的世界做不屈斗争。这是一次永恒的心灵搏斗。

走入世界文学艺术经典长廊中的《简·爱》,使女性世界得到最美的展现,也对女性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爱以其女性叛逆和反抗的形象特征,树立了女性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形象,为女性解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简·爱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正代表着夏洛蒂·勃朗特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4]她将笔潜入到女性个体的心灵世界之中,发出女性最真实的话语和声音,重新为女性找回她们曾经“失落的语言”,找回她们真正生存的自信。

【参考文献】

[1]弗吉尼亚·伍尔芙.论小说与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肖智立.我不是天使—夏洛蒂的现代女性观[J].湘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

[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李霁野,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4]周霞.自尊、自立、自强—简·爱形象浅议[J].理论与创作,2002.

猜你喜欢
夏洛蒂勃朗特罗切斯特
借钱不可尽力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艾米莉·勃朗特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浅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典型人物简爱
试论勃朗特姐妹女性视角的开拓
女性成长的书写——张洁《无字》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文化解读
对《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的评价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