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高职法律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2016-07-05 07:45张士红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法律教学人文教育高职

张士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职院校也开始注重学校的人文教育。在各门专业课授课的过程中,也相应的融入了人文教育的内容,但是截止目前,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所起的教学作用并不是那么明显,如何更好的使专业课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还需要探寻更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高职 法律教学 人文教育

在高职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特别高,因此各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力度。高职法律课程的教学,对日后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在法律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个人素质,塑造其人文精神。本文将从高职法律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现状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于高职法律教学的意义以及目前法律课堂融入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等作相关分析,从而得出一些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促进我国高职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法律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现状

1.1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职法律课教学所强调的是技能性教学,老师往往是教会学生如何来阅读分析课本上或者其他遇到的案例,从而来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知识,并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但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或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导致高职教学中无法培养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学生来。

法律课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任课教师还一味的追求案例的讲解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在接触各种犯罪案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扭曲自己的世界观,导致价值观缺失。所以在高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使很有必要的,人文教育的融入,可以丰富法律教学的课堂,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法律课教学有特殊的意义。

1.2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不足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对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甚至还专门开设了人文教育的课程。但是,就高职的法律课教学来看,将人文教学另设科目来教学似乎不大妥当,一方面,法律课教学枯燥无味,另设人文教育课会使学生认为人文教育课无关紧要,反而不能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人文教育跟法律教育本来就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分开来上,会让学生觉得这是两个不相干的学科,致使人文教育与法律教学分家。如果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把握好人文教育与法律教学的关系,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有效进行人文教育,那么学生就会在无形当中形成追求正义和真理的价值观,从而在接受法律知识的同时塑造了法律公正无私的形象,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教育与法律课融合的教育效果。

1.3高职院校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的力度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实施的力度却还相当不足。法律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会减少很多专业知识授课的时间,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法律课的教学应该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不能插入其他内容。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只有从教师层面上决定融入人文教育教学,高职的人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二、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2.1学科视野局限

法律的专业教学,本来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宅,而且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所学的知识都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无法接受其他学科或其他类别的知识,使法律专业学生的视野就停留在法律知识上。单纯课堂知识的教学,局限了学生的学科视野,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2.2功利导向重

在这个追求金钱和权利的时代,每个人都对金钱和权利有着不同程度的向往,尤其是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年同学。高职法律教学,是要培养法律上的优秀人才,这不能单单体现在其法律知识水平上,还要看其人生价值观和个人正义感等。过重的功利导向,不利于法律专业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更会影响法律课的课堂教学。

2.3个性过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出现,尽管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教育家强调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但是当下学生的个性太强,与教育家们强调的个性化教育似乎没有多大的契合度,过强的个性,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学校教学的情绪,特别像法律课这类的课程教学,课堂内容枯燥,而且老师所教授的都是一些案例性的知识点,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法律教学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2.4缺乏文化陶冶

法学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教学并不是所有,在高职法律课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文化情操的陶冶。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了讲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外,还要担负起陶冶学生文化情操的责任,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还能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法律知识。

三、人文教育在高职法律课教育中的价值

3.1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

在高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且开阔原来被束缚的思路,以更活跃的思维来进行学习。法学学科的教学,受知识内容的限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只能局限于学科内容,无法打开思路教学,从而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思路较为死板,不能游刃有余。人文教育与法律教育相融合,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打开了学生的学科视野。

3.2塑造完美人格

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人格以及丰富的个性使现在所有人想追求的目标。在法律教育的過程中,由法律的性质决定了法律公正性、无私性等特点,这也要求学生要跟法律的特点相融合。在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途径,通过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结合,能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让学生从道德层面上学习法律知识,学生更懂得只身维护法律的威严,用法律来维护社会正义。

3.3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上需要的都是综合性人才,有才无德的人不会得到重用,有德无才的也不会得到重用,因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当下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追求。作为高职法律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懂得如何去维护正义,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使自己成为综合性的人才。

3.4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人文精神,追求的就是人类世界的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而人文教育所要达到的也是这个目的。高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还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人文教育是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精神食粮,在课堂上,有效融合人文教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握人生的大方向。

3.5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要从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必须加强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培养。目前,我国紧紧抓住创新创业的主题,以“创新创业”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要做到创新,本身必须要具备一些条件,最起码的文化知识必不可少,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能缺失。在高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加以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对自身的道德素质加以培养,从各个层面上了解和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并且,能以高尚的人格和宽广的胸襟处事,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高职法律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4.1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情况急需要改善。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法律教学都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专业技能之上,因而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较为严重。并且,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就比本科生要低,如果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不牢抓人文教育,会使高职学生的自卑感、压抑感增强。

4.2任课教师的水平较低

在高职法律课堂教学中,如果要融入人文教育,一方面需要学生的大力配合,另一方面还需要老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和接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研的是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质水平,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都还较低,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方法也比较老套,这对高职人文教育是很大的局限。

4.3课程设置不合理

就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来看,人文教育课程的设计很不合理。在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重要性、普适性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缺乏统一、科学的设计标准。而且,不同的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度也不尽相同,理解度也不一样,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在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教学往往流为形式,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4.4教学方式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教学,多以灌输式为主,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看重的是实用教育,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以灌输的方式教学,虽然在成绩上可能很可观,但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果。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对学习的重点加以强调,并且有效的引领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分析和形象思维分析,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高职法律课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途径

5.1借鉴国外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

就教育事业而言,国外的一些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英美国家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很是注重,他们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应用到高职教育当中。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隐私,在对学生成绩做严格要求的同时,绝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还要让学生有自由性,这个自由性是针对于课堂来说的,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言的大平台;还有,要对学生的团队精神、独立精神等进行培养教育。

5.2转变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的校领导、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看清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所起的作用,并且要清晰的认识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教育之间的关系,從而处理好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关系,在提高专业课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人文教育。

5.3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通过系列讲座、课程建设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学校要在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的设计教学课程和有效编纂新的授课教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5.4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关键。学校要对学校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并让教师学会以何种方式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并且不浪费时间,这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探讨,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5.5营造人文校园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人文教育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环境就如文化一样,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文教育的校园环境下,学生受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课堂上的人文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六、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让我们对高职法律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书育人”就体现在知识和道德的双重培养。人文教育在高职法律课堂的教学中作用突出,学校必须加强专业课堂人文教育的融入度,培育出有道德、有文化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张家口市高职院校为例[D].燕山大学,2013.

[2]金雁.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3]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庄雷,罗林燕.再论高职高专人文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新学术论坛,2010,(1).

猜你喜欢
法律教学人文教育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