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

2016-07-05 10:50宋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关心学困生实验教学

宋丹

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学困生在农村小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农村学困生如何产生的呢?首先,与农村特有的社会环境有关。农村学生中绝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和父母接触机会少,其中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得到父母长期关心,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其次,由于近几年来部分大学生不好就业,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家长及学生心理产生影响。有的学生家长认为与其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学个技术,好就业,对学生的学习也就不太关心。很少有家长主动到学校询问孩子学习情况。有的家长连学生在哪班都不知道,可见对学生关心程度。

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学校、社会、家庭都有关系。不同的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也不同。作为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准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把对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转化农村小学学困生的一些措施。

一、教师做好摸底工作

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潜力。教师要做好摸底工作,了解学生,找到可能发展成为学困生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各科成绩,问卷调查,进行家访,与学生谈心等发现导致学生学习差的原因。然后对这些学生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智力欠缺型学困生、性格问题型学困生、无良好习惯型学困生、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学困生、缺乏动力型学困生等。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具体做法:1.对于智力欠缺型学困生,教师要多给予关怀,鼓励,在学习上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2.对于性格问题型学困生,教师要多找他 们谈心,让他们心理上与老师亲近,不予老师产生敌对情绪,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3.对于无良好习惯型学困生,教师要多和家长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4.对于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学困生,教师要和家长联系共同查找影响学生学习的外界因素,多加情感教育,使学生以学业为重。5.对于缺乏动力型学困生,教师要多找他们谈心,教育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要减少学困生的数量,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必须多做功课将可能变为学困生的学生分类,在以后教学中因材施教。

二、多和家长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农村有诸多原因,使家庭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学困生中,家长在外工作的多,离异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对孩子缺乏教育,没有良好的教育方式。学生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进行方法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防止学困生的产生和转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

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更加轻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学困生,适宜的教学方法显的更加重要。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本着“浅、慢、精”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向他们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和记忆的方法,多引导学生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网络型知识结构。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要给学生反复点拨、启发和疏通。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学生对实验充满着好奇,都想动手做做,学困生尤其如此。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让学困生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他们做实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加强对学困生提问,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课堂上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困生,教师应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评价,使评价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优点。

四、给与学困生学法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有些学困生虽然学习也有积极性,发了许多时间在上,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困生缺乏学科学习策略,不会调控自己的学科认知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教师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近可能让学生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五、与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困生从内心来说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理解。然而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在课堂纪律等方面老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老师不太喜欢这样学生。学困生长期得不到老师关心,成绩不太理想,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教师要转困生就要与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心。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心呢?教师要从心理上走进学生,理解学生。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他们也苦恼,也希望发挥自己的聪明与才能。教師要多和学困生交流,帮助学生分析导致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由于多数学困生各门成绩都不太理想,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教师不能指望一两次的交流就改变学困生,要不厌其烦的找学困生交流,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教诲,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让学困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真诚的爱,学困生才会在心理上同教师有亲近感、信任感。例如:有的教师说:“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罚他站,还是为他好,让他多学一点知识,多考几分”。但是有的学生私下说:“这哪是为我们好,老师是怕我们考差了,影响老师的平均分而少得奖金”。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心多么重要,教师只有多角度观察、分析学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培养,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关心与爱,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六、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当有实验课的时候,学生特别得感兴趣,跃跃欲试。学困生这个时候也听得特别认真。所以,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上好实验课。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困生多做一些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激发学习的兴趣。此外,为了长期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有教育存在,就有学困生的产生。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能期望做一两次工作就见效,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坚持耐心的做工作。只要我们教师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对学困生多一份爱,多一份关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学困生是会有进步的。

猜你喜欢
关心学困生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开心与关心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